“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發展”,在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后,四川省委、省政府為四川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正在積極災后重建的四川2009年發展主線。昨(16)日,四川省質監局出臺20條措施,按照“持續、深化、創新、抓實、做亮”的要求,找準服務企業發展、服務經濟建設的結合點和突破口,攻堅破難,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渡過難關,奮力促進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質量興企與名牌培育并舉
圍繞服務“7+3”重點優勢產業和重點產業園區建設,四川省質監局將開展“質量興企”幫扶活動,對43個重點工業園區派駐質監工作站,開展零距離服務,促進重點優勢企業和園區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綜合競爭實力。
同時,名牌培育工作將從單一的制造業向服務業中的商務、金融、鐵路客運、賓館、旅游景區、現代商貿業和現代物流業等領域延伸;加強服務業和優勢特色產業名牌的培育力度,擴大名牌產品評價的覆蓋領域。記者了解到,今年四川計劃新增培育四川名牌產品200—300個、中國名牌產品20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2個、政府質量獎獲獎企業3—4個。
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據悉,省內50家大型企業將成為省質監局的重點幫扶對象。根據工作的要求,質監系統千名領導干部將深入企業,訪企業之難,問企業之需,商改進之方,求發展之策。關于質量法律法規、質量管理方法和檢驗檢測技術的培訓也將全面開展,計劃免費培訓企業人員30000人次。
標準化創新服務活動將進入到企業中。質監系統將推動大企業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專利技術的標準轉化;批準發布地方標準70項,完成采標認可130項,建立專項農產品標準體系30個。
10家大中型重點企業、40家中小企業、50家重點耗能單位、100家鍋爐使用單位將在質監系統開展的節能減排降耗增效服務活動當充分受益。質監部門將幫促10家大中型重點企業建設測量管理體系,幫促40家中小企業開展計量檢測能力合格評定或“C”標志評價,開展50家重點耗能單位能源計量管理服務活動,完成100家鍋爐使用單位的節能降耗工作,促進全省燃煤工業鍋爐的平均熱效率提高10%。
“質量第一,誠信為本”是企業質量誠信評估活動中質監部門積極引導企業樹立的思想。質監部門將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進行企業質量誠信評價,實施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制度,褒獎誠信守法企業,懲戒失信違規企業。
另外,對產品質量抽查連續3年以上合格企業減少1次抽檢;對受金融危機困擾嚴重的企業減免監督抽查費;對地震極重災區企業減免特種設備檢驗費、乳制品及建材產品監督抽查費;對企業非惡意的、不涉及安全的違規行為,以教育為主,免于處罰等多項措施的出臺,將減輕企業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