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今年我國“3·15”的主題是“消費與發展”。為強化產品質量監管,凈化消費市場環境,2009年,我區質監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堅持一手抓穩定,一手抓發展,以開展“質量安全年”活動為契機,大力實施質量振興和以質取勝戰略,著力構建質量管理的長效體制機制,強化監督管理,服務產業建設,實現質量安全新突破。
加強質量監管,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今年,西藏質監系統將加強質量監管,提升全區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強質量宏觀管理,服務發展穩定大局。緊緊圍繞“質量安全年”活動的開展,大力加強質量管理工作,狠抓源頭產品質量安全,實施質量振興戰略和以質取勝戰略,啟動《西藏質量振興綱要》制訂工作和拉薩市“質量興市”工作,積極培育西藏名牌產品,開展西藏第二批名牌企業評選和質量信譽AAA級企業評定工作。建立質量宏觀調控決策研究機制,全面分析評價全區質量運行情況。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幫扶企業活動,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信譽等級。推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建立全區地理標志名錄,完成2-3個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工作。二是加強質量監督,堅持以質取勝。強化監管,加快構建企業產品質量全過程監管鏈條,完善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建立產品質量追溯和責任追究體系。健全企業質量安全檔案,實行動態監管。加大對重點產品、重點領域、重點企業的監督抽查和執法力度。充分發揮12365投訴舉報系統的作用,健全完善與相關部門協調一致的全社會監督機制,形成全社會監督合力。四是加強食品質量監管,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理順全區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的衛生監督管理職能,規范食品企業監督管理方式,加快食品生產全過程質量監管體系和食品質量溯源體系建設步伐,嚴格食品生產許可辦證程序和年審、期滿換證工作,完善食品安全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切實加大對米、面、油、醬油、醋、酒類、飲料、糌粑、酥油、邊銷茶、乳制品、肉制品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監督抽查力度,嚴把食品質量關。
全力推進質監標準化工作,服務全區產業發展
在“一產上水平”上,圍繞特色農牧業建設,加快農業標準化步伐,繼續做好加查縣核桃生產、江孜縣大蒜生產、白朗縣蔬菜生產、林芝地區藏豬養殖、米林縣水果種植、隆子縣奶牛養殖等第六批7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建設工作,啟動類烏齊縣牦牛養殖、山南藏紅花栽培、林芝郎德鵝養殖、南木林縣土豆種植等自治區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工作,用典型示范作用帶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在“二產抓重點”上,圍繞企業產品升級,進一步加強工業標準化工作,建立全區企業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積極推廣先進標準,加大對企業標準的監督、管理、清理和復審力度,努力消除無標生產、違標生產現象。在“三產大發展”上,圍繞特色旅游業,推動旅游、物流、商貿、餐飲、住宿等領域的標準化進程,規范服務行為,大力提升服務業市場競爭力和服務質量。認真開展標準備案和標簽認可,加強西藏特色產品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制定糌耙和酥油加工技術規程、青裸酒質量標準、藏青148號和藏油5號、喜馬拉雅19號生產技術規程,制定無公害蔬菜、白雞養殖等12項地方標準,不斷完善地方標準化體系。
加強技術建設,促進質監事業科學發展
一是抓好基本建設。繼續抓好山南、日喀則、昌都三個地區質監局基本建設。二是加強技術能力建設。堅持“技術立監”、“科技興監”、“人才強監”,加快以自治區級技術機構為中心,以各地(市)實驗室為補充的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步伐,科學合理設置區、地(市)技術機構的檢測項目。積極申報“國家高原食品檢測中心”和“自治區級食品安全檢測中心”項目建設,使自治區級技術機構基本具備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安全等食品安全檢測能力。逐步完善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計量測試所和鍋爐莊力容器檢驗所實驗室建設,使檢驗檢測范圍覆蓋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三是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金質工程”(一期)軟、硬件平臺安裝及調試。實施地(市)質監局廣域網項目建設、局辦公自動化和電子郵件系統建設,完成區局網站規劃和上線。開展自治區計量測試所信息系統和特種設備信息化監管建設,制定西藏質監系統技術機構信息化建設綱要。啟動文章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財稅金融行業法人基本信息數據比對中心前期準備工作,立項實施法人基本信息數據庫項目建設。(馮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