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3月15日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帶有各種營養成分的食品需求不斷增加。上海工商部門3月15日公布的一項抽查結果顯示,營養食品“不營養”、產品功效成分與實際不符的問題突出。
功效成分是衡量營養食品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消費者選購營養食品的主要依據。上海工商部門這次共抽查了市場上銷售的60個批次的營養食品,經檢測,有51個批次合格,抽查合格率為85%。有9個批次營養食品的功效成分實際含量與明示值不符,項目包括人參總皂甙、總黃酮、DHA、微量元素等。
譬如,標注為上海互眾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一種“蓓多立”牌大蒜精軟膠囊,聲稱大蒜精的含量超過3%,而實測值還不到0.2%。標注為北京綠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健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綠健園”牌多維元素片,維生素B2、牛磺酸、鐵、鋅等多項指標的實測含量,都遠遠低于產品明示值。
上海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營養食品、保健食品的基本屬性是食品,只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功效,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因此,消費者在選購營養食品時要理性,不要被夸大宣傳和虛假宣傳所誤導。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