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華夏酒報》記者從吉林省通化市工商局了解到,為了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效地規范酒類市場流通秩序,維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日前,該局集中執法人員開展了酒類市場集中整治行動。
據了解,本次集中整治行動從市場主體入手,規范準入行為。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具備主體資格,嚴格審查前置許可相關證件是否過期無效;是否存在出租、出借營業執照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等問題;是否具備生產條件,避免企業“帶病上崗”,履行企業回訪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同時,此次集中整治行動還從查處不正當競爭行為入手,加大了巡查力度。主要查處仿冒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的仿冒行為;查處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傍名牌”行為;查處企業故意壓價排擠競爭對手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為了杜絕虛假宣傳,通化市工商局對違法發布虛假廣告,產品標識夸大、虛假表示,非法印制商標等虛假宣傳行為進行了嚴肅查處。
通化市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對《華夏酒報》記者表示,通過這次專項檢查,要強化企業在市場準入、公平競爭、商標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廣告、企業誠信等方面的認識。引導葡萄酒企業樹立誠信經營意識,提高產品質量,著眼長遠發展。據介紹,本次集中整治活動執法人員共檢查轄區白酒經營戶1135戶,重點對專營店、超市等進行了抽樣檢測。在檢查中,發現索證索票不及時、超范圍經營、散白酒的盛裝器皿上沒有標明白酒的種類、度數、產地、價格等問題,立即下發了預警警示通知書,限期改正。
截至目前,通化市工商局共出動執法人員164人次,下發預警警示通知書35份。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