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華夏酒報》記者從深圳市召開的政府機構改革動員大會上獲悉:《深圳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已通過中央編委和省委省政府批準,機構改革計劃于10月1日前基本完成,改革后設置31個工作部門,比改革前實際減少機構15個,精簡幅度達到了1/3。新設置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大幅降低企業注冊登記門檻,將有關技術性評審及事務性工作交給社會組織承擔。
據了解,深圳市這次機構改革將組建的市場監督管理局,統一承擔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知識產權局等多部門職責,目的是要理順市場監管體制。
為解決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職能交叉、職責不清的問題,同時為加強商標、版權和專利以及食品安全等執法監督,充分發揮整合優勢,有力保護知識產權,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將工商行政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知識產權局的職責,以及衛生局餐飲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整合劃入市場監督管理局。
調整前深圳市場監管多個部門參與的現象很普遍。在商品質量方面,質監部門負責生產環節,工商部門負責流通環節;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農業、質監、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等多個部門對食品鏈的不同環節或不同品種進行監管;在知識產權方面,商標和專利、版權管理職能分離,分別由工商局、知識產權局承擔。調整后食品安全監管由目前的衛生、農業、質檢、工商、食品藥品5個部門減為衛生、農業、市場監管3個部門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由目前的工商、知識產權兩個部門負責減為市場監管一個部門負責。工商行政管理局(物價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知識產權局在本次機構改革中不再保留。
&n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bsp;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李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