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市“安全飲食用藥、百姓放心消費”活動的安排,蘭州市針對酒類商品市場長期以來假冒偽劣產品多,消費者識假難等特點開展酒類商品市場專項整治。連日來,市商務、食品藥品監督、工商、質監、公安等多個部門通力合作,聯手開展市場整治工作。據統計,僅在整治第一階段,全市就打擊、查處了違規違法經營單位144戶,查獲違法物品0.5噸,貨值15萬元,并查獲運輸假冒包裝物案件1起,有力地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違法行為。
貨架上只見空盒不見酒
十月是白酒銷售的旺季,一些不法商家卻乘機弄虛作假,欺詐消費者。一些高檔白酒銷售門店內僅存放少量真酒,大量假酒異地存放。在近日的整治檢查中,城關工商執法人員重點對甘南路、農民巷食品一條街、金昌路、平涼路等名酒店集中的場所進行了全面清理檢查。讓人感到疑惑的是,在接受檢查的12家名酒店中,有10家店都是僅以空名酒包裝裝點門面,店內多無庫存。
酒店賣酒卻不見酒,緣何“空殼”做生意?“這是為了應付執法部門的檢查,同時還可以糊弄消費者。如果有客人上門,店主就會提前和客人商量好價格,然后稱店內沒貨去倉庫取,乘機把假冒酒賣給顧客。”城關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隨后,執法人員在對這幾家問題名酒店的徹底清理中查獲涉嫌假冒的“茅臺”、“五糧液”、“九糧液”、“世紀金徽”、“莫高”等10余個種類的名酒100余瓶,貨值1萬余元。
“名酒店”為檢查重點
走上街頭,消費者不難看到許多打著“名酒行”招牌的門店。從外面看,這些門店大都很顯眼,似乎很正規,殊不知其中不少“名酒行”都存在違規違法經營行為。
針對蘭州市酒類市場上“名酒行”問題多的現狀,本次酒類商品專項整治更是將“名酒店”作為重點監管對象,隨時組織突擊檢查。日前,市酒類商品管理局組織人員對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重點路段的零售企業進行了突擊檢查。檢查路段包括鐵路局、甘南路、金港糖酒市場、福利路、費家營、十里店、濱河南路等多個路段。在檢查中依據有關規定,對未辦理酒類零售登記備案、不規范使用酒類流通隨附單、不向未成年人售酒標示明示、銷售假冒偽劣酒類商品的經營企業進行了查處。先后檢查銷售單位145戶,除有10戶門店關門停業外,查獲違章單位21戶,查獲假冒酒品貨值金額2萬元。檢查發現,酒類商品經營者的總體素質不高,經營戶年齡結構老化,文化層次普遍較低,食品安全意識淡漠。
執法部門打假 企業支招
蘭州市酒類市場點多面廣,為了加大監管力度,蘭州市執法部門還與企業合作,聯合開展打假行動。整治活動前期,蘭州市多個部門邀請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莫高、金徽、濱河、古河州等10家白酒知名品牌酒廠的打假辦人員現場講解了各品牌的防偽要點和識假、辨假、打假知識,并對進口酒和紅葡萄酒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講解。在整治檢查中,企業工作人員一旦發現制假、售假信息,及時反饋到酒類商品管理局,從而開展有的放矢的打假行動。這樣不僅降低打假成本,有效保護了企業的利益不受侵害,而且還極大地提高了打假水平和效果,使分散的指頭變為拳頭,集中力量有力地打擊假冒偽劣酒類商品。此外,除在正常工作時間檢查市場外,整治行動還實行“錯時”檢查,加大節假日檢查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