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9日召開的浙江省質量工作會議上,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瞿素芬通報了全省質量工作情況。
2008年,浙江省級省產品在國家監督抽查中的合格率達到86.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4個百分點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省級抽查合格率達到89.3%,創歷史新高,尤其是加工食品的抽查合格率首次突破90%,達到90.8%;全省14個重點關注的區域性產品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目前浙江省已擁有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55個,規模以上企業重點產品采標率從2006年的71%提高到81%;農產品按標準組織生產的比例從“十五”期末的25%上升到39.9%;服務業標準化正式啟動;有73個塊狀產業大力推廣聯盟標準。
3年來,浙江投入了超過4億元的資金,用于更新升級16個國家質檢中心、66個省級檢測機構的技術裝備,有20多家檢測機構被地方政府納入當地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有效破解了產業發展瓶頸。
與此同時,在應對國際金融風暴沖擊過程中,浙江名牌產品憑借良好的質量口碑,在內需市場表現搶眼。數據顯示,浙江省工業名牌產品去年實現銷售收入9110.5億元,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上升至22.6%。“名牌培育質量提升”成為浙江經濟“保增長、促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