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制造了中國白酒的“黃金十年”,也制造了中國白酒新的迷茫和恐慌。
2012年5月,中國白酒業十年來經歷的最大降價潮達到高潮。據相關機構的白酒終端零售價格曲線圖統計顯示,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從今年3月的2046元/瓶下降至1676.5元/瓶,跌幅約為18%;52度五糧液的零售價格從1月的1185元/瓶下降到5月的1159元/瓶,降幅約為2%;52度水井坊的零售價格從3月的826元/瓶下降到791元/瓶,降幅為4%。
與價格同期下降的是白酒的銷量。多位白酒經銷商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3月之后飛天茅臺的發貨量下滑了70%左右,五糧液、郎酒等發貨量也下滑了50%左右。隨著價格的回落,一線白酒企業迅速開始了調整動作。
一面是中國白酒高價制造的繁榮面臨價格波動引起的砸盤行動,一面是中國白酒企業瘋狂擴產帶來的產能劇增,一場因降價引發的中國白酒多米諾效應是否會顯現?
降價潮發酵
作為中國白酒業風向標的飛天茅臺,其價格下調和銷售回落,點燃了中國白酒新一輪的價格戰導火線。
重慶白酒投資商王先的生意從今年3月開始坐上了“過山車”:自2011年下半年購進數千件茅臺以來,王形容自己過上了心驚肉跳的生活。
3月,53度飛天茅臺的價格在大多數城市零售價格出現了200元/瓶的回調,價格區間回調到每瓶2000元以內。王先認為這只是“假摔”,對比1500元/瓶左右的進貨價,王此時仍可獲利頗豐。
然而,時間到了5月,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已回調到1600多元/瓶,加上各種費用,王先的“投資”已經出現了虧損。
王先只是此輪中國白酒降價潮中的小個體。市場信息顯示,隨著白酒傳統淡季的到來和“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的影響,市場上五糧液、茅臺、瀘州老窖等白酒一線品牌產品零售價格下降的消息此起彼伏。
目前終端價格在1000元/瓶以上的白酒品牌僅有53度飛天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而紅花郎回落到800元/瓶左右,水井坊回落至700元/瓶左右,此前中國高端白酒零售價格突破千元以上的白酒超過1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