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對高端烈酒產品的旺盛需求使其成為全球烈酒生產商的主要爭奪地,同時也被視為未來增長的潛力市場。近日,在英國蒸餾酒同業(yè)公會(Worshipful Company of Distillers)于倫敦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是“亞洲烈酒消費中心”。對于未來中國頂級烈酒的消費市場將如何演變,與會專家各自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中國引領亞洲烈酒消費
這場辯論圍繞烈酒行業(yè)而展開。保樂力加集團首席市場營銷官Martin Riley對“中國是亞洲烈酒消費中心”的觀點深表贊同。
Riley認為,酒精飲料的消費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人極為推崇酒類消費,多數(shù)就餐場合都離不開喝酒,中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國人年均啤酒、葡萄酒和烈酒的消費量達11.6升。酒類消費是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美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市場85%的酒類消費產生于餐桌上。”
Riley解釋說,目前對中國市場產生沖擊的國際烈酒品種僅包括干邑和威士忌,其中軒尼詩、馬爹利和芝華士三大品牌占據(jù)了中國進口烈酒市場的半數(shù)份額。中國人每年對進口烈酒的消費量約為400萬箱,而對國產白酒的消費量估計要達到9億箱。面對這種情況,烈酒生產商應充分考慮中國市場的特點和文化,以適合的方式推廣自己的品牌。
“中國對于亞洲甚至其他市場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我們除了緊緊抓住這一機會別無選擇。”Riley說,“中國人對于中國以外的市場的影響力同樣巨大。如果他們入住位于法國的一家亞洲賓館,他們希望能夠飲用到與在國內賓館一樣的著名品牌烈酒。將我們的產品及時放在適合的場合,這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機會與挑戰(zhàn)并存
在闡明中國市場對于烈酒生產商的意義之后,愛丁頓集團(Edrington Group)市場營銷總監(jiān)Bill Farrar表示:“中國在烈酒消費方面將走自己的路。從長期來看,他們可能會轉向國產烈酒。正如在科技領域一樣,中國人喜歡三星的電子產品,但他們將其技術轉移到國產品牌上,繼而消費國產品牌。”
Farrar還指出,烈酒生產商在中國市場機會巨大,同時也面臨挑戰(zhàn)。中國人喜歡年份老的威士忌,但那些希望在2030年前在中國市場取得成績的生產商將面臨供應無法滿足需求的現(xiàn)狀。
此外,Redburn Partners市場信息公司的Chris Pitcher也警告稱,在西方烈酒生產商向中國市場發(fā)起進攻的同時,中國的白酒企業(yè)也開始尋找機會從西方世界分一杯羹。“中國的烈酒生產商將很快開辟國際市場,并且不會坐等西方烈酒搶占其國內的市場份額。”
Pitcher認為,中國市場的機會是不可否認的,但他對中國市場發(fā)展的步伐仍舊存疑。“西方烈酒在中國的增長潛力在于高端產品,但多數(shù)中國人并不是富人,所以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中國市場增長的速度很容易被錯誤地解讀,今天也許你能賣掉100萬箱,但明天會怎樣?”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yè)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fā)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