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訊 “中國酒都”貴州省仁懷市2010年來通過清理整頓、實施限期治理、取締非法釀酒作坊等,全力開展白酒企業污染治理,目前全市143家白酒企業456家生產車間中,已有九成車間完成環保治理建設,累計投入治理資金1.57億元,有效規范了當地白酒企業排污行為,順利摘掉2009年省級環境污染掛牌督辦案件的“黑帽子”。
2006年以來,仁懷市通過多種方式推動釀酒企業廢水治理,但由于受酒類企業規模、發展規劃、分布、生產周期及業主認識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酒類企業廢水治理推進緩慢,釀酒廢水排放對赤水河生態環境造成污染。2009年6月,由于無序生產、違法排污,對赤水河水質造成污染,貴州省環保廳、監察廳對仁懷市300多家小釀酒企業、釀酒作坊進行環境污染掛牌督辦。
通過兩個多月的調查摸底,仁懷市共清理出規模不等的酒類企業和作坊560家。經相關部門共同研究后,允許具有相關手續的313家小規模酒廠通過資產整合等相關程序,整合進入143家持證合法企業作為其基酒廠或生產車間;對于無任何手續的104家非法釀酒作坊予以取締。
由于歷史原因,持有生產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的酒類企業多數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更未建設環保治理設施,其釀酒廢水直排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在104家非法釀酒作坊全部取締完畢之后,經過一年的建設,目前仁懷市456家白酒生產車間已有413家完成環保治理設施建設,建設率達90%,對未建設施的車間則將開展連片治理試點,確保全市白酒企業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
通過實施對白酒企業污染的掛牌督辦和集中整治,目前仁懷市環境質量明顯改觀,酒類企業廠容廠貌極大改善。仁懷市環境監測站對位于赤水河兩岸白酒企業相對集中的觀音寺河、仁溪溝河水質狀況監測結果顯示,水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
仁懷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仁懷市將通過加大對白酒企業環境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培訓,實施駐廠環境監督員等方式,確保全市酒類企業廢水治理設施建成后能得到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