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展廳不僅是數字的,也是環保的。”一走進仁懷名酒工業園壇廠配套產業園區的數字化展廳,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陳亞海介紹,展廳所有設備的運轉,完全通過太陽能發電供應。
下一步,園區將規劃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廠,為園區提供清潔能源,使園區真正成為一個沒有污染的綠色生態的工業園。
實際上,在仁懷名酒工業園,環保理念和實踐已成為這個千億產業園區的一大亮點。
“所有酒企的鍋爐將不再使用煤炭,取而代之的將是節能環保的燃氣。”工業園管委會工作人員張懷杰說:“以后在我們園區,將再也看不到一根煙囪。”
“使用1萬立方米燃氣,相當于節約22.23噸煤,直接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7噸,煙塵0.61噸,爐灰1.47噸。”負責該燃氣站運營的貴州華亨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部部長胥永紅介紹道。
這對“以生態和質量為生命線”的名酒工業園的發展來說,其作用和意義不言而喻,這甚至將惠及整個仁懷市的發展。
據了解,目前園區已經投產的9家企業全部采用燃氣,而名酒工業園核心區茅臺鎮則早已用上燃氣。
雖然使用燃氣的直接成本較高,但跟原來燒煤相比,更節約人力,同時不存在堆煤場、煤渣清運等費用,而且使用燃氣的蒸汽量穩定,有利于保證酒的品質;此外,從環保角度來說,這也更加有利于企業和產業的長遠發展。
為保證企業的燃氣供應,仁懷市已投資2.2億元修建了一期燃氣儲備站,燃氣儲量為72萬立方米,二期燃氣工程已開工,建成后儲量將達到105萬立方米。
不僅如此,以企業為主體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仁懷市在名酒工業園區投資1.2億元修建3個污水處理廠,已經建成的2個,日處理污水能力達4000立方米。
名酒工業園的環保工作還有一個亮點,那就是酒糟的綜合利用。
據測算,按照“十二五”期末60萬千升的年產量,屆時,仁懷名酒工業園每年將產生的酒糟達200多萬噸。
如何處理好、利用好如此大量的酒糟,實現循環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早已提上仁懷市委市政府的議事日程。
目前,茅臺酒廠目前開展的酒糟二次利用,主要用于生產飼料和肥料;酒糟還可用于發電,眼下該市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和試驗。
【記者手記】
在酒香繚繞的赤水河谷,在“工業梯田”仁懷名酒工業園,除了那漫山遍野的綠,還有一種“綠色”并非肉眼所能看到。
就像彌漫的酒香一樣,這種“綠色”需要我們用心去品味。
這種“綠色”就是在名酒工業園無處不在的環保理念。
在名酒工業園榮昌壩生產區,半山腰的一處空曠地上,矗立著四五座燃氣罐。
在其旁邊的辦公樓頂上“推進煤炭改氣,實現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的標語赫然顯目,其意思也直接明了。
從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煤改氣”到污水處理,這一切都表達了園區對“綠色”發展的孜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