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名酒有“液體黃金”之稱,近年被視為投資回報最穩定最可觀的投資品種之一。英國一家公司曾經對6種主要投資項目30年來的累計回報率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作了一個統計,結果顯示:鉆石的漲幅為1.49倍,黃金1.68倍,中國瓷器16.67倍,古典名畫16倍,頂級名酒則高達37.69倍。
“炒金炒樓不如炒酒”的說法也不脛而走,但白酒甄別真偽的問題也一直困擾投資客。在業內看來,與價格優勢相比,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18日正式開市,更大意義在于提供了一條保真的投資渠道。
“交易中心有幾大要素,一是系統安全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包括酒品本身的真偽,我們不做客戶端,也不找酒廠,只做會員制,以保證第三方立場。 ”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總裁李雯峰告訴筆者,交易中心采取會員制模式經營,將會員分成發行會員、承銷會員和經紀會員,發行會員是酒的所有者,承銷會員負責承辦投資酒在交易中心平臺上的上市申請、路演及發行等相關事務,經紀會員則負責開拓客戶和辦理客戶入市手續,所有客戶必須在會員處開戶后方能進行交易。
“系統安全性還包括破損理賠機制和客戶資金安全,第二是信息透明,市場不理性往往是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我們的上市公告、承銷人憑條、發行會材料、公證保險等所有信息都會向會員公開,以促進交易公平。 ”李雯峰表示。
不過,盡管解決了“假酒橫行”的識別問題,不可否認的是,投資實物白酒仍存在著變現風險。筆者了解到,相對國外成熟的葡萄酒投資環境,中國白酒投資環境依然處于起步階段,渠道發展并不成熟,變現方式有限,相關的配套措施發展也不完善。
“大部分高檔白酒都是圈內交易,因此,能否進入白酒投資的圈子相當重要,否則屯在家里就真成了收藏品。 ”一位觀察人士對筆者分析。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