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考古專家5月14日宣布,吉林省大安市一處古代遺址經發掘和研究確認為遼金時期白酒釀造作坊遺址,這是全國已發現的最古老的白酒釀造作坊遺跡;首次出土了極其珍貴的成套的燒酒器具,對復原古代釀酒工藝有獨特價值。
有關專家認為,大安發現的遼金時期釀酒遺存,其時代應接近中國白酒起源的最初時間,把我國白酒起源可信的歷史推到遼金時期,比目前公認的元代提前了至少200年。
據吉林省大安釀酒總廠總經理孔令海介紹,2006年6月該廠在進行老廠房改造時,挖出了兩件大鐵鍋,兩件小鐵鍋,一件鐵承接器,一件大瓷甕,還有大約300件爐灶石塊。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日前對這些遺物進行了研究分析,并在老廠房里進行了小范圍的考古發掘,認為大安酒廠老廠區應為一處遼金時期釀酒作坊遺址。
“成套出土的燒酒鍋具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所有釀酒遺跡中僅見的孤品,堪稱國寶,它對復原古代白酒蒸餾釀酒工藝具有獨特價值。”遼金考古專家、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馮恩學說,以往全國各地考古酒窖遺跡發現較多,但是燒酒遺跡中未發現燒酒鍋具,嚴重制約了對早期蒸餾燒酒工藝的研究。大安發現的釀酒遺存則為白酒蒸餾釀造技術起源提供了關鍵實物證據,將改寫我國白酒起源的歷史。
據悉,在國內目前發現的大型釀酒作坊遺址中,江西李渡遺址的年代為元代、四川水井坊遺址的年代為明代、四川劍南春遺址的年代為清代。元代的白酒蒸餾釀造技術是較為成熟的,但是在元代之前是否存在成型的蒸餾釀造技術,史學界還有爭文章來源華夏酒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