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白酒格局分析
中國酒業市場是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該行業經歷過了行業發展的一系列階段.在發這方面,能夠與中國酒業比美的就是中國的家電行業.只不過中國的家電行業對的行業格局已經塵埃落定,未來的競爭更是急于公司產品研發能力的競爭,原來的廣告戰、價格戰、渠道戰、中外大戰已經過去,現在剩下幾家企業基本上能夠保持行業的平穩發展。處于相對有序競爭的年代了。而中國的白酒雖然也經歷了廣告戰、促銷戰、渠道戰等幾個階段,白酒的超高端領域已經相對平穩。而占據中國白酒更多份額的高端、中低端雖然競爭也是相對穩定。但是,在穩定下面卻存在著更大的整合趨勢。
按照白酒業內人士劃分,白酒行業分為四個層級。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出于中國白酒的超高端市場。為行業第一集團軍。除了茅臺、五糧液外,還有劍南春、水井坊、國窖1573。第一集團軍基本上處于相對穩定狀態,茅臺領先醬香白酒、五糧液領先濃香白酒。中國的政府用酒多用茅臺,而中國的商務酒五糧液份額較多。因為超高段白酒競爭的要素主要是品牌、文化、產品品質等要,而這些要素又都是需要時間積淀的,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很難有白酒品牌進入該領域。高端白酒也就是中國的第二集團軍,江蘇洋河、山西汾酒、四川瀘州老窖、四川郎酒、安徽口子窖等等品牌是近幾年比較活躍的。尤其是洋河,在資本的壓力的下,不斷地東征西擴。而瀘州老窖最近經過的幾年的市場精耕細作,也開始在高端市場上線顯示出良好的競爭力。汾酒則以獨特的清香型,贏得了部分忠實消費者的厚愛,這里面也包括很多超高端品牌的客戶。中國白酒的第三集團軍就是中端白酒市場。這是中國白酒的最大市場。如果說代表品牌的話會有很多,如山東的蘭陵、河北的衡水老白干、河南的宋河等,還有四川、江蘇、廣東、東三省這些白酒產銷大省都有很多這樣的品牌企業。這些企業基本上都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一個相對穩當的日子,有些品牌可能也曾經走出去過,但是還是失敗回來,發現還是自己那一畝三分地舒服。而相對最低端的光瓶酒基本上是東北酒占據一定的優勢,尤其是老村長、龍江家園等。
二、中低端白酒企業的生存狀態分析
對于現在中低端的白酒企業管理者而言,相對處于一個非常尷尬時期。因為對于企業而言,走出去有風險,缺辦法。穩定下去過的也挺舒服。
1.戰略狀況:死不了,長不大。很多中低端白酒的掌舵人并不是就想安于現狀,有的企業也曾經走出過,比如魯酒也曾經風光過,但是后來還是退回到自己的大本營。為什么,因為走出去和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完全是兩套不同的經營模式。就想打仗似的,一個攻勢,一個是守勢。很多企業基本上防守動作練得不錯了,但是沒學會進攻。所以,從戰略上而言處于死不了、長不大的地步。
2.財務狀況:倒不了,賺不多。守在自己的大本營的中低端白酒企業,每年都有一兩個億的銷售餓,差不多20%左右的利潤。所以,每年下來,雖然賺的不多就幾千萬,但是最起碼沒有倒閉的風險,同時還能上交當地政府一些稅金。所以從財務上還算好過。
3.人員狀況:老員工、老思想。很多中低端酒企基本上都是原來的老國營企業,雖然現在是改成所謂的股份制企業,但是,很多企業還是換湯不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