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士伯旗下的波羅的海飲料控股公司(Baltic Beverages Holding)近日宣稱,已經將所持白俄羅斯明斯克市的Olivaria啤酒廠(該國第三大啤酒生產商)的股份由2006年的30%增加到目前的47%。在這里,讓我們結合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對白俄羅斯啤酒市場的研究報告,對該啤酒市場進行分析。
非即飲消費為主 白俄羅斯的啤酒消費主要產生在非即飲市場。2009年,非即飲渠道的啤酒銷量約占該國啤酒總銷量的94%。一方面,白俄羅斯的消費者不把啤酒看作一種值得在餐館和酒吧飲用的酒類,導致其在即飲場所不如葡萄酒和烈酒那樣受歡迎。另一方面,白俄羅斯人外出消費酒類的社會風氣并不顯著,受其影響,該國咖啡廳和酒吧的數目也相對較少。
2009年,標準貯藏啤酒(Standard lager)占該國啤酒總銷量的94%,主要是由于這一種類包含的啤酒品種和品牌最為廣泛,并且價格最為低廉。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進口貯藏啤酒,2008年和2009年銷量分別增長了34%和8%。
2009年初,白俄羅斯將Krinitsa和第五大啤酒生產商Brestskoye Pivo重新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收歸國有。同時,白俄羅斯政府積極尋求外資注入,以加快這兩家酒廠的發展。目前,該國另外4家領先啤酒生產商Olivariya、Lidskoe Pivo、Pivovarennaya Kompaniya Syabar和Rechitsa Pivo均已有外資進入。對于這兩家啤酒企業而言,最適合的投資者是SABMiller,其于2009年1月曾就收購這兩家啤酒廠股份與白俄羅斯政府進行會談,但未能達成一致。
增長潛力無限 白俄羅斯消費者在啤酒選擇方面趨于保守。約32%的消費者只選擇熟悉的品牌, 27%忠誠于同一個啤酒品牌,31%可能會嘗試新品牌,只有4%積極地尋求嘗試新口味。不過,白俄消費者對2008年上市的“non-filtered”(未經過濾)等新產品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銷量也不斷上升。
歐睿報告顯示,到2014年,白俄羅斯市場的啤酒銷量和銷售額均有望出現增長。預計2009年至2014年,該市場啤酒銷售額將增長28.3%,銷量將增長16%。國產貯藏啤酒將仍是最主要的消費種類,同時,在國內生產的進口貯藏啤酒品牌銷量也將穩步上升。
白俄羅斯的新法規禁止使用人或動物的形象做啤酒廣告,只能使用注冊的啤酒商標,這迫使生產商改變廣告策略。盡管面臨嚴苛的啤酒法規限制和經濟的衰退,白俄羅斯的Olivariya、Syabar、Baltika、Krinitsa、Lidskoe Pivo和Rechitsa Pivo均大量投入廣告宣傳。
白俄羅斯的啤酒市場規模為45萬千升/年。近25%的啤酒消費為進口啤酒,進口啤酒主要來自俄羅斯的波羅地海啤酒公司。目前該國人口為970萬,人均啤酒消費量為49升,隨著經濟的增長及及啤酒消費的增長,未來啤酒市場潛力無限?!?BR>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徐菲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