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節日扎堆,圣誕、元旦、春節輪番登場,一次次的聚會,喝酒在所難免。今年國內市場上酒的質量問題備受大家關注,國產酒不放心、進口酒假貨泛濫,中新網葡萄酒頻道記者在大型商超觀察到,由于受質量問題困擾,酒類市場很不景氣,倒是有機食品,尤其是有機葡萄酒成為年底商超的主要賣點,但有機葡萄酒它安全嗎?
有機葡萄酒沒有添加劑
有機葡萄酒的定義是,酒莊以有機種植的葡萄釀成酒,理論上釀酒過程中不添加二氧化硫。歐洲國家的“有機”涵蓋只有在農地耕作層面上,對生產和包裝方面并沒有嚴格要求。但是在美國、澳大利亞兩地,對“有機”的定義甚是嚴格,酒莊必須標明葡萄酒是否由“有機種植葡萄”釀制,還是“有機制酒”,因為前者在釀酒過程中,或會添加二氧化硫以防止氧化和防菌,而后者則全程都不會加入二氧化硫。不過,不使用二氧化硫釀制的葡萄酒,容易出現細菌感染,尤其灌瓶和運輸時,細菌來襲,葡萄酒或會變壞。
生物動力學維持生態平衡
生物動力學屬有機耕作法的一種,不過其要求較一般有機耕作更為細微。因為有機耕種不用除草劑,且鼓勵生態平衡,一般的有機葡萄園的外貌較非有機的較雜亂,只有遇上太多過高的野草時,工作人員或會以鏟草機除之。有機莊園不使用化學除草劑,部分莊園會引入羊群之類動物吃掉野草,不破壞環境之余,更可喂飽羊只,一舉多得,有助保持生態平衡。
“有機”認證不容易
在國內,截至到去年12月份,經國家認監委批準開展有機產品認證的機構共有23家,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包括中國有機產品標志、中國有機轉換產品標志兩種。
據悉逸香網透露,國內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葡萄酒企業共有5家,但由于受國內環境的影響,發展有機葡萄酒十分困難。中國大部分地區降雨量過大,容易引起病蟲害,就避免不了要打農藥。
而歐盟對有機葡萄酒的認定更是錯綜復雜,在歐盟申請有機耕作認證。首先葡萄田必須從開始耕種時已經要以有機模式運作,或經歷最少三年的轉接期。成功持有認證的有機葡萄酒生產,代表葡萄在種植時從沒使用殺蟲藥、除草劑、殺菌劑、化學肥料及認證機構不許可的噴劑,避免對泥土和周遭環境受到不利影響。此外,經過基因改造的植物及酵母均不得使用。
“有機”這塊蛋糕不容易吃
中新網葡萄酒頻道記者走訪一家大型連鎖超市時發現,在節日中很受消費者關注的葡萄酒區域,有機葡萄酒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對于今年過年期間葡萄酒的銷售情況,銷售員指著貨架說,“像這款國產的有機葡萄酒就很受顧客歡迎,每天我們都要補充貨源。”
在采訪中一對情侶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有機葡萄酒的價格要比傳統葡萄酒高一半左右,但由于酒類市場天天爆出負面新聞,就算有機葡萄酒貴,為了安全還是會買的。
在如今食品安全讓人談之色變的時候,有機葡萄酒倡導的無污染,無農藥殘留的概念十分打動消費者。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理念的轉變,有機產品市場還將蘊含極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在加大對有機產業的支持,提高生產技術,普及有機概念,完善監管,真心做好酒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