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設在一個市場上,有且只有兩個人在賣燒餅,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于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1元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1元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2元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2元買甲一個燒餅……
于是燒餅的價格開始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
這時有個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1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又一個小時以后,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并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范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范效應下,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
這個時候可想而知,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誰就真正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后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上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于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么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說:有虧錢的時候!是哪一天呢?
假設一:市場來了物價部門,認為燒餅的定價應是每個1元。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1元。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這種游戲的商品。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
假設五:沒有人再愿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么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占有資產——燒餅的人!
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回頭看看證券市場的人們吧。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
作為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