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不止有江湖,商業的蹤影也無處不在。江湖有江湖的規矩,商業也有商業的門道。眼觀商業世界里的風生水起,斟一杯美酒細細品評,人生倒也有滋有味。
《道亦有“叨”》欄目,邀您一起就商業領域的現象或事件評頭論足,不一定非得妙語連珠,但能暢所欲言,求個舒坦。
讀者可將話題及評論發送至郵箱:weilin@ytdaily.com。
本期叨叨話題:谷歌中國為什么輸給了百度?
如今當我們在地址欄里輸入www.google.cn時,頁面的域名會自動跳轉到www.google.com.
hk,這一點看似微小的差別,卻意味著谷歌搜索已經退出中國內地市場這一事實。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谷歌退出引發的振動,絲毫不亞于當年進入時的轟轟烈烈。
一份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在2009年9月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有12.7%的中國網民將谷歌作為搜索網站的第一選擇,而百度的成績是77.2%。很顯然,谷歌在中國的發展并不如意。那么,實力強勁的谷歌中國為什么會輸給百度呢?
《華夏酒報》曲通春 制圖
網友聲音——
“絕大多數中國人在絕大部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分時間里在電腦里輸入的是漢字信息,而且幾乎都是用五筆或拼音打字輸入。對于中國人而言,“google”這個詞在輸入時顯然沒有“baidu”順手!假如谷歌把“google”換成“guge”,會比較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 ——“della_bl”
“我覺得百度占優勢的一個原因是,百度搜索的結果更符合我的要求,這可能和百度扎根于中國,對中國人的搜索習慣更了解有關。” ——“jumin45”
“我覺得google比百度好,百度也就是中文搜索可以跟google競爭,其它方面還是google要完善一些。”
——“3a202”
版主點評——
進入中國市場4年多的時間,除了在業績上難以提升之外,谷歌的信息自由理念也與中國的法律相違背,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信息、侵犯作者版權等負面消息屢出,這也直接導致了谷歌的退出。
谷歌中國不敵百度,乃至最后退出中國內地市場,再次驗證了“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不僅是谷歌,很多互聯網巨頭如eBay、雅虎等,在進入中國后都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癥狀,而且這一癥狀在很多其他領域也存在著。
谷歌的退出給各個領域的企業都提供了借鑒和參考:無論你有多強勢,哪怕你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企業,如果你想去某一個“地盤”開拓市場,都得解決水土不服的問題,去適應當地的環境。
同時需要關注的是,谷歌退出后的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份額將如何分配?會不會由百度一股獨大?假如說百度將谷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收入囊中,那么對普通網民或者說是消費者究竟是好是壞?從商業的角度來看,一個行業出現壟斷現象總不是件讓消費者高興的事。
當然,百度縱然想壟斷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競爭對手無時無刻都在尋找機會。又或者,谷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只是迂回策略,因為它并沒有完全退出中國,只不過是轉移到了香港。谷歌與中國之間的故事并沒有結束,希望有朝一日谷歌卷土重來時,中國內地市場的網民沒有忘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