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室里“酒人”出格百態
5月17日,在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門診室里,一個個看上去挺“正常”的酗酒者的言行令人吃驚:
32歲的張先生舞著兩只手往墻上拍,嘴里還喊著“拍死你,拍死你”,原來他總是覺得墻上、桌上、地上有一群群螞蟻、小蟲,這種情形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
林先生進門與醫生聊了沒幾句,突然兩眼失神,站起來沖向窗戶,還大聲嚷嚷“有兩條狼狗追來了,又來咬我了!”
對于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行為,市精神衛生中心三病房主任王德林說,“太常見了,全是喝的”。由于長期、大量飲酒,越來越多的人在酒精的戕害下,不僅軀體功能出現了各種障礙和嚴重的疾病,像痛風、高血壓、大腸癌、肝硬化、腦萎縮等,精神也出現了問題:酒精依賴、戒斷綜合征、抑郁、躁狂等屢見不鮮。
“三高酒蒙”人群顯著增加
一般醫學界將酗酒定義為:一次喝5瓶或5瓶以上啤酒,或者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達到或高于0.08。“現在因酗酒導致精神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幾乎天天有。”而王德林分析,現在的患者群與過去“很不一樣”。
首先,酗酒的人群在“擴張”。從年齡上看,最小患者才20歲剛出頭,老的則已是古稀之年,“三四十歲的青壯年最多”。
過去,“酒蒙”多是從事體力勞動或基層工作的人,而現在,高學歷、高收入、高地位的“三高”人群迅速增加。“高層的喝好酒,低層的喝孬酒,結果都一樣,全是酗酒”。同時,女性年輕酒人不斷增多,其中也以白領精英為主。
許多人起初是為了應酬“被飲酒”,長此以往,飲酒卻成了習慣。還有些人,最初喝酒是為了放松、宣泄,最后竟成了癮。
精神出問題就診率卻不足1%
有了病就該及時就醫,但記者了解到,因酗酒出現精神問題到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的患者中,九成以上都是被家人或公安機關強制送去的,能夠自己主動就醫的最多只有10%。而相對于整個酗酒人群來說,專家認為,就診量還不到1%。
事實上,一旦酗酒,大量酒精會殺死大腦神經細胞,長此以往,除了軀體疾病外,還會導致記憶力減退、人格改變、愛撒謊、辦事沖動、自控力嚴重下降等各種精神疾病癥狀。早期時,患者會出現酒精依賴,隨著飲酒年限的增長和飲酒量的加大,患者會出現嚴重的“戒斷反應”,只要減少飲酒量或不喝酒就會出現種種軀體或精神上的不適,如幻視、幻聽,有的難以控制甚至傷人、自殘等,甚至有患者出現陣顫導致死亡。
呼吁成立專門機構或公益組織
王德林曾經從事過兩年多的戒毒工作,在他看來,“戒酒”比“戒毒”還難。“酒到處都能買到,根本沒有制約。”因此,在門診患者中,戒酒者的“復飲率”非常高。
專家認為,酗酒已不僅僅是一種疾病,已成為一個亟須解決的社會問題。沈陽應盡快成立幫助酗酒者戒酒的專門機構或公益組織,讓他們不僅能夠得到科學規范的戒酒治療,而且能通過體驗的交流、互動,充分發揮群體對個人的心理功能來治療心理疾病,讓他們從“根”上徹底遠離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