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食品解酒
大白菜解酒:將大白菜莖洗凈,切成細絲,加些食醋、白糖,拌勻后腌10分鐘后食用,清涼、酸甜又解酒。
蜂蜜解酒:蜂蜜中含有一種大多數水果中不含有的果糖,它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
中醫藥材解酒
烏梅解酒: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腸經。具有斂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療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等癥。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酒,取烏梅30克,水煎服。
白茅根解酒: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之功效。
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用以解酒毒。
葛花解酒:為葛藤上未開放的花蕾。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要用于飲酒過度出現的頭痛、頭昏、煩渴、飽脹、嘔吐酸水等傷及胃氣癥狀,可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
桑葚解酒: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功效。《本草綱目》中有搗汁飲解酒中毒的記載。
解酒可取鮮桑葚150克,搗汁服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用即可。
湯水解酒 米湯醒酒:醉酒者可取濃米湯飲服,米湯中含有多糖類及B族維生素,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飲用,療效更好。
茶葉醒酒:醉酒后可飲濃茶,茶葉中的單寧酸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咖啡堿、茶堿對呼吸抑制及昏睡現象有療效。
甘蔗汁醒酒: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嚴重者可榨出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溫馨提示:中醫認為酒傷肝,所以,喝酒之后最好還能按摩一下肝經,也可以配合解酒。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