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是世界上最常被濫用的物質之一,男性染酒癮概率是女性的近兩倍。直到現在,導致這種男女差別的潛在生物學因素尚不明確。
最新一期《生物精神病學》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多巴胺可能是導致男女差別的重要因素。
酒精反應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研究人員以因應酬而喝酒的大學階段男女生為研究對象,在實驗室展開酒精消耗實驗。
實驗對象喝掉含酒精或不含酒精飲料后,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特殊的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PET)掃描。這項成像技術可測量酒精誘發的多巴胺釋放量。
多巴胺在大腦內有多重功能,此次研究的重點在于它的愉悅功效,諸如一些有益經歷如性或藥物釋放出的多巴胺所起的功效。
掃描結果顯示,盡管酒精消耗量相似,但男性多巴胺釋放量高于女性。增加的釋放量出現在大腦腹側紋狀體,這一大腦區域與愉悅、強化及上癮機理的形成有極大相關性。
關乎性別
報告主要作者阿妮薩·阿比-達爾加姆解釋說:“研究同時發現,重復性大量飲酒會導致酒精誘發的多巴胺釋放量下降,這也許是對酒精產生耐受性并轉化為習慣的特點之一。”
研究表明,酒精誘發多巴胺釋放在人體的獎賞效應及濫用傾向中起到重要且復雜的作用。這種對活性有機體神經生化機制的性別鑒定,有助于解釋酒精對男女兩性的影響,邁出了酒精研究中令人振奮的一步。
基因作怪
另一項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科學家開展的研究則發現,一種基因可幫助人們遠離酒精。當然,攜帶這種基因的人在酒吧也不能開懷暢飲。
研究報告由《酒精中毒臨床與實驗研究》月刊網站19日發表。
通過248對兄弟姐妹的基因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基因與酗酒的形成有一種較強但非直接的聯系。
這種基因名為CYP2E1,是一種酶的代碼。這種酶可分解酒精和大腦內多種有毒物質。
研究人員柯克·威廉森說:“CYP2E1對大腦感知酒精有重要作用,這是人們愛酗酒的一個原因。”對酒精敏感的人,基因的改變會促使他們制造大量的酶分解酒精。大部分酒精在肝臟中像糖一樣被分解,參與到新陳代謝中并產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