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比一天涼,聚會中、就餐時,溫軟養身的黃酒開始受到人們的喜愛。
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也是我國的民族特產。它的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其中的蛋白質含量為酒中之最,每升紹興加飯酒的蛋白質含量達16克,是啤酒的4倍。黃酒中的蛋白質多以肽和氨基酸的形態存在,易被人體吸收。同時,黃酒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低聚糖等,具有保護心臟、美容養顏、舒筋活血等功效。黃酒最好溫著喝,因為黃酒的最佳品嘗溫度在38℃左右。在這個溫度下,黃酒的酒香更濃郁、柔和;而另一個原因是溫飲對人體更安全。
通常黃酒中含有極微量的甲醇、醛、醚類等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一定的不良影響。由于這些化合物的沸點較低,一般在20℃—35℃左右,甲醇約在65℃。如果將黃酒隔水燙到70℃左右,在燙熱的過程中,其中的甲醇、醛、醚類物質就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揮發掉。同時,黃酒中所含的脂類芳香物隨溫度升高而蒸騰,使酒味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濃郁。因此,黃酒燙熱之后喝是有利健康的,如果在黃酒中加入姜絲或者話梅,會使酒液更醇美,營養效果也會更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燙酒時溫度不宜過高,否則酒精揮發,反而會失去其醇香。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秋冬季節喝白酒也是如此,尤其是散裝白酒,采取加溫的做法有利于消除其中的甲醇等有害物質。所以,白酒加熱后再喝也更安全。白酒入口的溫度以30℃—40℃為佳,為了口感更好,可將白酒加熱到70℃左右,然后放涼到35℃左右再喝。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孫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