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起風了。當我滿目突兀的枝頭時,方才恍然想起,自己身在北方。已是深秋。
不知何時,已習慣于坐在陽臺上,等待陽光。可是當那束束光芒臨近,卻只剩下暈眩。隔了一大扇落地窗望進去,茶幾上慵懶地散亂著稿紙,還有幾張唱片、CD…
影像里,女主人公這樣描述她的生活:早上被杜娟叫醒,沿著梯田散步,在葡萄園中歌唱、背詩,隨手摘垂下的李子,品著溫和的葡萄酒,嘗著帶點辣味的橄欖油配面包看書、寫作…是《托斯卡納艷陽下》。
彼時我的思緒瞬間回到《Sideways》,聽片名就有些迷惘,一如男主人公:一個落迫而沮喪的作家,一個酒癡。當鏡頭穿梭在密密的葡萄園,他也開始了他一周的假期。那一晚,是該有艷遇有纏綿的…可是與女主人公獨處,他只是靜靜的和她談酒。他有一瓶1961年的酒。他說,他喜歡pinot這種葡萄釀造的酒。他說,pinot只有在世界極少很特別的角落生長,只有肯花時間精力用心并且盡力的人才能品味它的價值。因為pin文章來源于中國紅酒網ot釀造的酒,有最醇厚最持久的香…約會,便只是一個淺吻,彼此散卻。他們談得很投機,但他告訴他的同伴,24小時內那種東西絕對不能稱之為愛情。
可是還是在這一周內,他送她回家。她背對他開門的一瞬,所有觀者屏住了呼吸。那一刻,誰說背影沒有語言?當然,并非全然是欲望作祟…
假期結束,他獨自離開。那是在離開葡萄園后第n個日子,故事在女人小樓里一陣敲門聲中結束。他回來了… 我不喜歡影片的中文譯法《杯酒人生》,確真真切切的曾被它打動。他是那么迷茫而失意,而她,讓他重拾希望。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毫不夸張。那般短暫甚至另人不齒的邂逅方式,心,卻如此近…
可時至深秋,我早已讓葡萄下架的季節虛度…徒留的,無非等待。
——你會給我時間嗎?
——-你讓我等待的,我一定會等。
——我怕耽誤了你。
——沒有你的日子,才是我生命的耽誤。
《上海倫巴》里,他們如是說。1947年,上海,亂世。可是他們淡定、從容、堅韌…最后的甜蜜,是這明亮的燈火,照亮彼此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