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比較大,不是一篇短文可以說得清的。正在翻看乾隆南巡的膳檔,其中有詳細的記載,全錄是不可能的,只能舉乾隆三十年(1765)在揚州的兩項食單,或可借此想象其余。
一是在游船上的早膳:
二月十六日
卯初一刻,請駕,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
卯正一刻,游水路船上進早膳用折疊膳桌擺:燕窩火熏氽鴨子熱鍋一品、肥雞雞冠肉一品(系宋元做)、羊肉絲一品、蒸肥雞五香豬肉攢盤一品、蜂糕一品、孫泥額芬白糕一品、竹節卷小饅首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火腿一品(系昨日收的),隨送爛鴨面一品(系宋元做)、老米水膳一品;額食二桌:餑餑六品、內管領爐食四品、盤肉二品,十二品一桌;盤肉二品、羊肉二方,四品一桌。
賞皇后鴨子熱鍋一品,令貴妃雞冠肉一品,慶妃攢盤肉一品,容嬪羊肉絲一品。
一是游倚虹園(原紅橋修禊,為鹽商洪征治建,俗呼為大洪園,乾隆賜名倚虹園)的早膳:
二月十八日
卯初一刻,請駕,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
辰初,漪(倚)虹園早膳用折疊膳桌擺:皇太后賜羊腸羊肚熱鍋一品、炒雞大炒肉一品、羊肉包子一品、燕窩鍋燒雞一品、燕筍蔥椒羊肉一品(系宋元做);高恒進燕窩雞肉丸子火熏丸子一品、江米鑲鴨子一品、豬肉餡包子一品、清蒸鴨子烀豬肉攢盤一品、孫泥額芬白糕一品、竹節卷小饅首一品、銀葵花盒小菜一品、銀碟小菜四品,隨送肥雞鍋燒鴨子面片錕飩一品(系宋元做)、粳米膳一品、火熏豆腐湯一品;額食三桌:餑餑十品、二號黃碗菜一品、奶子二品,共十三品一桌;內管領爐食四品、盤肉四品、八品一桌;羊肉二方一桌。
上進畢,賞皇后羊肚熱鍋一品、令貴妃鍋燒雞一品、慶妃糟鴨子一品、容嬪羊肉一品。
這些膳食的原材料,少量是自備的,多數是地方供奉的,如“高恒(兩淮巡鹽御史)進燕窩雞肉丸子火熏丸子一品”等等,有的是地方名廚特制的,如“肥雞雞冠肉一品”,“燕窩蔥椒羊肉一品”,“肥雞鍋燒鴨子面片錕飩一品”,都注明“系宋元做”等等。一頓早餐,費人、費工、費時、費物如此,其他可想而知。我不知道這許多的做法,但這些都是真實的,并非虛構,“肥雞雞冠肉”,憑空是想不出來的。諸如此類,大可供研究揚州菜點的人參考,我們的早點,品種還可再豐富一點。
從這里,我們還知道皇帝出游是備有折疊膳桌的,隨時可以打開擺宴。過去有一種想法,以為皇帝會隨時接受鹽商的宴請,其實這是不可能的,皇帝自有皇帝的吃法和排場,能接受進奉的一兩樣菜就很了不起了。不過乾隆確是欣賞鹽商的家庖的,如乾隆吃了揚州張東官做的冬筍炒雞,稱贊不已,特賞了廚師兩個銀錁,就是一例。
上舉的乾隆的早膳都與瘦西湖(當時叫保障湖)有關,因此聯想到當時揚州較富有的人游湖,也有自己的吃法,這種湖上食風,也是一景。朱彝尊《虹橋詩》云:“行到虹橋轉深曲,綠楊如薺酒船來。”這是指保障湖上有一種專辦酒宴的“沙船”,“畫舫在前,酒船在后,櫓篙相應,放乎中流;傳餐有聲,炊煙漸上,冪 柳下,飄搖花間,左之右之,且行且卻,謂之行庖”。這種邊游邊飲、隨做隨嘗的另有風味的“行庖”,給游湖增添了諸多樂趣。
編輯: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