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酒入菜,如今也成了廚師創新菜肴的一大靈感來源。
一般來說,國外尤其是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喜好用紅、白葡萄酒入菜,中國傳統的以酒入菜法是黃酒,也被稱之為“紹興酒”,鄉里民間則喜好用米酒入菜,啤酒入菜現在比較常見,但也是啤酒引入中國后才開始的。
在西餐中,做海鮮一般會用白葡萄酒,而烹飪牛羊肉、豬肉都是用紅葡萄酒,這都是相對穩定的搭配。然而,西餐中目前也有不少創新,比如有家叫“伏特加星期天”的餐廳,就以推廣“伏特加星期天早餐”而著名,這里最有趣的地方是他們打破西餐烹飪的傳統,用伏特加作為調味酒烹飪菜肴,又用梵高伏特加替代香檳,作為星期天早餐(Sunday Brunch)的佐餐酒。開胃菜里的生蠔湯,主菜里的小羊排,全用梵高伏特加做調料。
由此可見,在菜肴制作中,處處都可見創新。
葡萄酒
在西餐中,用葡萄酒入菜頗為普遍,許多料理都一定程度地放上不少葡萄酒,甚至連甜點中都少不了葡萄酒的影子,法國菜里不變的原則是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通常,干白葡萄酒用于做海鮮和家禽類的食物,酒體飽滿的紅酒則適宜用來調配動物內臟、湯和濃汁,雪莉酒適宜用在清湯、雞肉、蔬菜湯中,在烤魚或煮魚前可以用淡白葡萄酒和溶化的黃油做汁料。白葡萄酒能加重肉湯的味道,特別能使鵝或鴨更鮮美,紅葡萄酒則能使牛肉更好吃。
紅酒牛腩
原料:紅酒一瓶,牛腩500克,醬油2湯匙,蔥、蒜、姜少許,冰糖2湯匙。
制法:先將牛腩放滾水中,燙煮5分鐘撈起沖冷水切片;另起鍋燒香蔥、蒜、姜,入冰糖炒至咖啡色,倒入紅酒與醬油以中小火燜50分鐘到熟爛即可。
紅燒肉
原料:三層肉1條。
調料:紅酒1碗,醬油2湯匙,蒜蓉、胡椒粉少許,地瓜粉1碗。
制法:將調料混合把三層肉腌半小時放入冰箱冷藏入味;起鍋入油加熱至180度,將地瓜粉拌入材料形成一層漿料再放入油鍋,炸至熟透即可撈起瀝油切片,沾醬食用。
平安甜點
原料:蘋果2個,紅酒半瓶,冰糖3湯匙,吉利丁,鮮奶油或冰淇淋一支。
制法:蘋果削皮去核對切1/4,放入鍋中與紅酒、冰糖吉利丁粉同煮至蘋果變紅色且軟熟即可起鍋,放置盤中晾涼,搭配冰激凌或鮮奶油即可。
白酒
白酒在烹飪中具有去腥除膻、殺菌防腐、增香添味、解膩的作用。由于酒精含量高,易破壞菜肴風味,一般不作烹調用酒使用,僅在制作某些特殊的菜式使用少許,如茅臺酒烤雞球、汾酒牛肉等。另外制作醉菜時,常用白酒,如熗蝦、醉雞,其成菜效果比黃酒佳。
燜雞
原料:雞腿塊,花椒,高粱酒。
制法:先將花椒放入干鍋中與鹽拌炒至味道展現,取出與雞腿摩擦使之入味,并淋上高粱酒約3湯匙,密封入冰箱冷藏1天,隔天取出吊掛風2到3天,然后入冰箱冷凍,食用時取出退冰,以大火蒸熟即可。
開心蛤蜊
原料:蛤蜊,蒜頭,鮮奶油,白酒,巴西利。
制法:蛤蜊吐沙洗凈,起油鍋爆香蒜頭,放入蛤蜊與白酒同煮,待蛤蜊熟后再倒入鮮奶油及巴西利切碎末即可。
啤酒
烹調肉類、禽類、蛋類、魚類等菜肴時,用啤酒代替黃酒、水進行調味和烹煮,不但可達到去腥除膻、增香和味的作用,而且別具風味,如啤酒魚、啤酒鴨、啤酒雞等菜品都深受人們的喜愛。西菜中的啤酒燜牛肉乃是英國名菜,肉嫩質鮮,異香撲鼻。將鮮啤酒拌和在肉類原料中,其中所含的蛋白酶發揮作用,可使肉類原料變得鮮嫩。在制作面點制品時,加入鮮啤酒可有助于發酵,使成品不但松軟,而且風味別致,如啤酒味面包、啤酒鍋餅和啤酒炸餡餅等。
雞排啤酒
原料:雞胸排,啤酒半瓶,青紅甜椒,鮮奶油,黑胡椒粉,鹽。
制法:先將雞胸排抹鹽與胡椒粉冰鎮5分鐘使之入味;準備平底鍋注入少許油將雞排煎至兩面金黃;倒入啤酒,同煮至味道吸收,再放青紅甜椒與少許鮮奶油即可。
酥燒黃魚
原料:黃魚,蒜頭,醬油1湯匙,糖半湯匙,冰糖,啤酒1碗。
制法:黃魚洗凈抹少許鹽,另將蒜頭爆香備用;魚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放入蒜頭及醬油、啤酒、冰糖小火燒至湯汁將收干即可。
米酒
我國南方不少村民喜好用米酒做菜,米酒味道清香,對提升菜肴的香味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米酒燒雞等。
百頁燒肉
原料:百葉結,三層肉,醬油1湯匙,冰糖2湯匙,米酒1碗半。
制法:干鍋以小火干爆三層肉塊,將油爆出至肉面微焦后,取出備用;鍋留底油以小火將冰糖炒出咖啡色,再放入肉塊與醬油拌炒;倒入米酒與百葉結加半碗水燒至軟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