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節前夕,上街區首屆美食節開幕,原計劃舉行9天的美食節,人氣不旺,時間尚未過半不少商戶就已撤離。商戶們認為居民口味太“刁鉆”,而居民們認為,美食節的美食沒新奇,而且現在經濟吃緊,收入下降,美食節小吃價格過高,商戶想像過去一樣,通過美食節暴賺一把,已經不可能了。
食客寥寥無幾,大部分商戶沒出攤
“2009上街區首屆中華名吃美食節”是5月30日開幕的,是由上街亞星房地產公司主辦、洛陽中華百家名優小吃組委會承辦。原計劃美食節從5月30日開始,一直延續到6月7日,主辦方和承辦方邀請了全國20多個省市的百位美食家匯聚上街亞星盛世廣場,每天從8時30分營業到22時30分。事先主辦方還在上街、滎陽、鞏義等地發放了美食抽獎券數萬張,為美食節的舉行大造聲勢。
可是,昨日11時40分,記者在上街區美食節現場看到,僅一家商戶在“營業”,其他的攤位上一位顧客也沒有。賣羊肉串的連炭火都沒有點,賣叫花雞的還沒有開張,賣擔擔面、香港撒尿牛丸等美食的還沒有人來練攤,幾十個攤位只有4家攤位上有人招呼。到昨日13時,食客也寥寥無幾。
“已經有商戶走了,我也要走了,等不到美食節結束了。”賣開封第一樓包子的商戶說,美食節剛開始時,有5家賣開封第一樓包子的,現在已經走了兩家,他的生意才有點起色,不過“一個鍋做的包子就夠賣的了,客人來了還不用等”。
另一位商戶用“茍延殘喘”來形容他們的處境:“走吧,已經交了錢,不走吧,掙不到錢。”
商戶:居民口味太“刁鉆”
“居民口味太‘刁鉆’。”賣開封第一樓包子的商戶說,開封第一樓包子可以說是全國名吃,在全河南、全國都非常受歡迎,可上街區的居民即使來了也極少品嘗。
居民韓先生說,上街是移民城市,有河南人,還有東北、山東、湖北、貴州等地的人,全國大部分地方的小吃在上街區都能見到,飯店競爭很激烈,其結果是優勝劣汰。在上街有一句話:“一年吃倒閉一家酒店,一年喝掉一個酒品牌。”
現場一位姓徐的女食客對記者說:“上街人啥都吃過,如果飯店不變著花樣來滿足居民的口味,就必然會倒閉。美食節上的小吃上街都有,一點不稀罕。”
居民:想通過美食節暴賺一把,不可能了
對于美食節所遭遇的冷落,居民們雖然也認同商戶的看法,但“主要原因還是價格太高”。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桿秤,價格高了就不好賣。”逛過美食節的楊女士說,在美食節現場轉上一圈,發現這些美食在上街區基本上都能找到,比如四川擔擔面、叫花雞、過橋米線等。因為這,居民在價格上就有了對比。上街人吃的羊肉串多是一元1串,美食節上的羊肉串肉雖多,但10元1串的價格的確讓居民感到“太貴”。
禹先生說,他在上街吃過幾次開封第一樓包子,一籠賣4至6元,而在美食節上一籠賣10元。“信息都透明了,大家都不傻,想通過美食節暴賺一把,不可能了。”他認為,美食節上的美食應當平價,通過多吸引人氣來多賺錢。
主辦方:居民收入下降影響消費
據主辦方說,5月30日氣溫還比較低,從5月31日下午開始,商戶見天氣炎熱,又沒有人氣,就準備開始撤離了。
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中鋁鄭州企業效益不好,職工收入普遍降低,而中鋁鄭州企業的職工又是上街區的主體消費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上街區整體的消費水平。
因而,在主辦方看來,氣溫和居民收入對美食節的成敗也有影響:“在不合適的時間,不合適的地點,舉辦了一次美食節。效果欠佳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