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塞頂起、酒液外溢……這樣的質量問題出現在一批進口法國紅酒上。11月初,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一批進口法國紅酒進行查驗時發現,這批價值近6萬歐元的紅酒存在質量問題,根據抽檢結果,對該批紅酒做出了退運處理。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應理性對待國外品牌。
事由進口法國紅酒被退運
記者從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11月初該局在對一批來自法國的體積約17137升、貨值56345歐元的紅酒進行現場查驗時,發現該批貨物存在瓶塞頂起、酒液外溢、標簽受酒液污染等問題,經抽檢后判定該批貨物不符合我國相關標準要求。為了維護島城消費者的權益,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于出現問題的紅酒及時出具了檢驗證書,并對這批重約17噸的紅酒作出退運處理。
資料顯示,在山東100多家進口酒運營商中,青島占一半多,每年經青島海關進口到青島及山東市場的葡萄酒達2.8萬余千升,重量約達2.8萬噸。
調查“原裝進口”成紅酒招牌
意大利、澳大利亞、美國、法國……11月8日,記者從家樂福、大潤發以及多家紅酒坊了解到,單是進口紅酒的品牌便有上千種。在酒品專柜前選擇紅酒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最近有朋友結婚她打算買點紅酒作賀禮。“法國的紅酒世界聞名,我計劃選個法國牌子。”王女士說。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消費者選擇紅酒會優先考慮產地,為此,很多紅酒都在標簽上標明“原裝進口”、“法國進口”、“國外原漿”來吸引消費者。
海譽曼德拉酒堡總經理陳敏介紹,進口的紅酒品牌中,有的是原裝進口的,有的則是進口原料,在國內分裝,雖然都算作洋酒,但多數消費者更信原裝進口,因此大多數品牌都以此為噱頭來吸引顧客。
爆料洋酒也有“垃圾貨”
一家酒行的銷售人員張女士告訴記者,一些低端進口原汁被業內稱作洋垃圾,有些紅酒的年份標簽甚至都是后來更換的。業內人士透漏,還有些紅酒經銷商會用雪梨酸、色素、橡木酒精等進行勾兌制造所謂的“洋酒”,“一瓶這樣的紅酒賣價10元的話,利潤能達到6元。”紅酒坊一家酒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一些劣質洋酒為防止過期或調整口味,會添加一些防腐劑,這可能對飲用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葡萄酒中添加的防腐劑主要為山梨酸或山梨酸鉀,山梨酸鉀安全性較高 ,但如果超標嚴重或長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骨骼生長 ,危害腎、肝臟的健康。
提醒價格差別大選酒應理性
“貴的不一定質量好,但是太便宜的也可能有質量問題。”海譽曼德拉酒堡總經理陳敏算了一筆賬,1歐元約折合10元人民幣,外加3元海運費用,再加上40%多的關稅,算上倉儲、運輸和人工費用,即便是原價1歐元的紅酒售前成本最低也應是20元左右。
記者調查獲悉,這樣的一瓶紅酒從經銷商到商場,價格大概能翻2.5倍左右,消費者購買時價格就在五十元以上了。而一旦進入西餐廳和酒店,身價過百也是常事。多家酒行的經銷人員提醒消費者選擇紅酒不要盲目崇拜國外品牌,應從自身口感需要和消費水平出發,選擇合適的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