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9月,清香型白酒“鼻祖”山西汾酒銷售副總經理黃帥旗親臨深圳調研后,12月,同為清香型宗師的“紅星二鍋頭”銷售大區經理閻錫征飛抵鵬城,指點迷津。兩大清香型代表品牌不約而同將目光聚焦深圳背后,折射出清香型白酒虎視華南的勃勃雄心。
截至目前,我國白酒市場已經有濃、醬、清、鳳、兼香等十余種不同香型,各個香型均有自己的代表品牌。而在南方市場,一直是以五糧液、水井坊、瀘州老窖等為代表的濃香型和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型的天下。此番“北軍”齊力南下,看中的是什么契機?他們是否會一帆風順?
南下之路
本月12日,“紅星二鍋頭”銷售大區經理閻錫征飛抵深圳,分別與代理紅星各系列產品的三大一級經銷商面授機宜;而此前,汾酒銷售副總黃帥旗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曾明確表示,在未來10年,汾酒的目標是形成濃、醬、清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北軍”投石問路,南下意圖明顯。
“廣東是白酒消費大省,經濟發達,流動人口多,缺少地產酒,消費潛力巨大”。正在深圳考察的閻錫征毫不隱瞞地說道,紅星一直把廣東市場作為重點市場,并進行重點運作。紅星通過與深圳經銷商組建“紅星二鍋頭經營聯合體”,捆綁利益,抓好基礎市場。
而汾酒銷售副總黃帥旗曾表示,深圳作為汾酒華南的重點市場,7億~8億元高端容量吸引無數英雄前來“淘金”。汾酒有信心和實力通過5~6年的運作,將把年銷售額提高到5000萬元。
還缺什么?
其實清香型白酒在深圳市場并不缺乏成功的案例。紅星二鍋頭通過與本地渠道商的合作,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上世紀80年代,汾酒也曾在深圳一舉走紅,但由于市場工作不到位,逐步退居二線。本次清香型軍團卷土重來,會一帆風順嗎?
有分析人士認為,清香型白酒具有與國際接軌的先天優勢,由于與世界名酒伏特加口感相似,不少清香型白酒遠銷阿根廷、俄羅斯等國家;過去,清香型白酒之所以市場份額并不高,是由于存在市場推廣不到位、文化定位不準確、定價偏高等因素。隨著經營理念的不斷創新,清香型白酒厚積薄發,潛力巨大。
市酒協秘書長劉進軍指出,深圳屬于移民城市,酒市場開放且包容,多元化的需求下也必定需要多元化的品牌。只要品牌有實力,深耕細作,必定能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