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將近,氣氛卻遲遲不來,大多數人的節日禮單甚至都在經歷一次大“瘦身”。孩子們?當然有份;高級客戶?也少不了;其他人?也許要等到不景氣走遠了再說了。
“今年我決定只給孩子們準備禮物,家里的大人就沒那么幸福了。”Shtainer是紐約曼哈頓的一位財產代理人,她說,“因為每個人都得面臨縮減?!钡拖袼猩倘艘粯?,她仍然想為客戶們準備禮物,所以不得不精打細算一番。她從自己的公寓里取出了些未開封的紅酒,打算再包裝以后送人。“我丈夫是個內科醫師,他有很多白蘭地?!彼忉尩馈htainer還去超市購買了一些巧克力,和紅酒一起裝進禮物盒。為了節省投遞費用,她還親自開車去客戶那兒投送禮物。
“我反復考慮要給哪些人禮物,給他們什么禮物?!彼f,“結果,花費比我想象的要少?!庇谑牵选肮澣斩Y物基金”剩下的10%捐給了圣裘德兒童醫院。
無論你有多期待今年圣誕樹下的禮物或賀歲禮品,今年似乎應該得稍微節儉一點了。消費者們已經與經濟危機對抗了一年多,節儉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新概念下的“節儉”并不等于更少的禮物,而是意味著花銷更小的禮物,循環贈送的禮物,親手制作或者家庭烘焙的禮物。那些精打細算者用祝??ù娑Y物,或者只送禮物沒有賀卡;而幾乎每個人都在經歷的則是刪去幾個去年節日禮單上的名字。
禮品消費明顯下降
“我們可以看到消費在明顯下降,而關于生活日常的消費則在上升。”市場調查組織Mintel的高級分析師Christopher Haak表示。
而市場調查組織NPD的數據顯示,今年消費者的節日禮單上已經從去年的16人降低到10人。這意味著那些節日狂歡者在節日期間能夠享受的水果蛋糕必定不如去年的多了。
同事與親戚,當然還有伴侶的名字,一般可以在那6名被刪去的名單里找到。不過,NPD的分析師Marshal Cohen則認為,那些不那么需要節儉的伴侶之間仍然保持著某種不言而喻的共識:“若兩手空空來見我,那就給我睡大街去吧?!?/P>
當人們為了保護銀行賬戶里的數字而不得不考慮消費縮減時,很多人倒是認為這種生活方式對于他們的品性有所幫助。
就像其他人一樣,Susan Wenner Jackson最近手頭緊,當然她的親友們也多多少少要面對同樣的問題。顯然送點節日禮物并不能幫他們改善什么?!拔也恍枰獎e人再送我什么生活用品了。”Jackson今年9月便辭去了廣告公司做文案的工作,轉而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
而她迫切需要的則是抽空和丈夫來一場久違的單獨約會。所以Jackson告訴她的保姆,她可以這樣交換自己的圣誕禮物:“如果你能幫我照看孩子一整晚,那對我而言真是再好不過的禮物了。”
而Jackson的親戚們則會收到孩子可愛的照片,上面還有三歲小女兒畫的花邊?!昂⒆觽兊男δ樋梢宰屗麄兏杏X溫暖,而且不花一分錢。”她說,節儉的習慣“可以讓人變得充滿想象力,更樂于創造美好有意義的事物”。
回歸簡單,自制禮物
確實如此,Deanna Duke在網絡上從事環境與可持續主題寫作,她發現很多人都想親手制作節日禮物,雖然他們也會擔心這樣的禮物不夠面子。
“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對面子的擔憂?!?Duke說,她整個假期都在家里制作果醬,比如肉桂姜汁梅子醬配法國利萊酒,或者用葡萄酒調味的印度馬薩拉草莓醬,看起來將是不錯的自制禮物。
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家庭今年為圣誕禮物所準備的開支從去年的418美元降到了390美元——不過這還要看這些消費者們的實際開銷。而11月間,幾乎每一個大型連鎖超市都經歷了銷售下滑,消費者們顯然對自己的安排非常謹慎。
“比起去年,今年我的禮單當然是要有所刪減?!盞aren Rose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加州一家烹飪學校工作。他們家今年沒有互贈禮物,卻玩起了“抵用券”的游戲。每個人在“抵用券”上寫好各種條件,下次可以用來抵用服務——比如孩子們送給媽媽一張“洗碗券”,媽媽就可以用券讓孩子們幫自己洗一次碗。Karen說她小時候就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玩這樣的游戲,“這個游戲很有趣,還很考驗想象力和創意?!?/P>
回歸簡單、自制禮物的節日理念在人們的消費數據中也可以看得出來。國際購物中心理事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hopping Centers)表示,由于消費者在家中待的時間更長,與烹飪和家庭娛樂相關的禮物在上個月出現了不錯的銷售增長。
而其他人則似乎秉持著“禮輕情意重”的想法。一項來自網絡零售店Cardstore.com的數據顯示,大約20%的人計劃只郵寄節日賀卡來節約開支。
在Hallmark賀卡最近的一則廣告上,一位女兒在廚房的桌子上給母親留下了一張卡片:“媽媽,沒有你,我們這一年一定沒法渡過難關?!睖嘏呐园走m時響起:“今年,感謝也許才是最好的禮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