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亞洲威士忌市場發展迅速。尤其在韓國、新加坡和中國市場,人們對威士忌的興趣與日俱增,約占到2008年蘇格蘭威士忌30英鎊總出口額的20%。
蘇格蘭威士忌推廣組織——執杯者協會(the Keepers of the Quaic)創始人James Espey表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充滿活力的市場。”他說,歐洲市場已經飽和,雖然美國多年來是最大的威士忌市場,但卻面臨著伏特加、朗姆酒等烈酒的侵蝕。Espey是全球頂級奢侈威士忌品牌之一“The Last Drop”的所有者,該品牌在Jim Murray的2009年版《威士忌圣經》中被評為“年度最佳混合型蘇格蘭威士忌”。
寶龍拍賣行(Bonhams)最近舉行了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威士忌拍賣會,拍品包括了Willard Folsom的部分珍貴收藏,其收藏堪稱全球最佳的威士忌私人藏品之一。此次拍賣競拍者多為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的買家,82%的拍品成交,總成交額約7萬美元。
香港自取消葡萄酒進口稅后,葡萄酒進口量大幅上升,已經成為亞洲的葡萄酒交易中心。寶龍行亞洲分部負責人Colin Sheaf說:“亞洲威士忌收藏者愿意支付100%的關稅來獲取稀有的精品威士忌。如果香港能出臺類似推動葡萄酒市場的發展計劃,香港的威士忌市場同樣也會出現奇跡般的增長。”
目前,亞洲威士忌市場并沒有出現像葡萄酒那樣的火爆局面,與其他主要市場相比規模仍然很小。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的數據,蘇格蘭威士忌對亞洲的出口額僅從2007年的5.24億英鎊增加到了2008年的5.98億英鎊。
倫敦威士忌銷售商Whisky Exchange的Sukhinder Singh說:“高檔混合型威士忌品牌,如芝華士與尊尼獲加等在亞洲的銷售都很好。純麥威士忌被市場認可尚需時日,但亞洲的富裕群體已開始嘗試純麥威士忌,我們已經擁有一批純麥威士忌的私人客戶。”
蘇格蘭威士忌在韓國、中國臺灣等成熟市場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而在中國大陸市場,人們喜歡在酒吧、歌廳以純麥威士忌兌綠茶飲用,也推動威士忌市場迅速增長。
根據蘇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格蘭威士忌協會的數字,去年共向中國出口值達8千萬英鎊,較2000年增長了80倍,如果加上通過新加坡市場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這一數字將更為可觀。
該協會發言人David Williamson表示:“雖然蘇格蘭威士忌在中國市場的消費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但中國的城市人口遠超過蘇格蘭,可以肯定,蘇格蘭威士忌在中國仍擁有無限的市場機會。”
近年來,高端威士忌的價格不斷攀升,但專家認為,稀有威士忌與許多年份葡萄酒相比仍然非常便宜,這使威士忌具有可觀的收藏價值。
Espey的The Last Drop威士忌已進入中國市場銷售,零售價高達2400美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