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11:“農超對接”更加深入
生鮮食品經營能力的提升是中國零售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口,也是打破零售企業經營管理瓶頸的突破口。不僅是在2010年,生鮮經營應該是零售長期堅持的重中之重。而“農超對接”給了零售經營生鮮商品一種新的思路和利潤突破口。很多企業,如福建永輝、家家悅、物美等,或是建立農超之間的產業鏈,或通過與供銷合作社等組織的密切合作,拓寬了產品的鮮度和廣角,且提升了利潤,贏得了消費者。
隨著商務部加大力度推進“農超對接”,企業從“農超對接”獲得實質效益,零售商參與并深入“農超對接”將會成為2010年的主流。而企業生鮮農產品供應鏈的建設,以及作為零售靈魂的生鮮經營,也有望在“農超對接”的實踐過程中找尋到更大的突破。
預測12:加強改善銷利平衡
加強改善銷利平衡,這是零售商在2010年尤其要重視的。2009年的促銷的確提升了銷量,但與此同時,包括京客隆、大商、新華都等零售商的凈利潤都有所下降。在保證市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場份額不萎縮的情況下,如何平衡銷售業績與利潤的雙增長,是零售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盈利能力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大型零售商如此,中小零售商就更突出,因為光有銷售業績而沒有強大的利潤支撐,很難維持一個實力并不強大的中小企業長期可持續的拓展。當然,在零售賣場逐步由規模效益轉為精細化運作,向單店效益轉變的過程中,銷售與利潤是可以通過調整商品結構、壓縮開支、降低損耗等各種方式達到雙豐收的。
預測13:品類結構調整深入
調整商品結構將是零售企業的一大重點。零售的百貨化已經收到效果,模糊零售與百貨店的界限策略吸引了很多客流。2009年,出口的嚴峻形勢迫使很多外貿制造企業轉向內銷,而在內資零售商的呼吁下,一向只對外貿企業開放的廣交會也首度向內資企業開放,零售商也抓住時機,一方面為制造業分憂,另一方面引進許多以前不銷國內的新品,完善品類結構。目前,盡管外貿制造企業與國內零售商的合作還存在一些銜接上的問題,但雙方進一步合作的意向已經達成,零售商將迎來更為豐富的品類。
另外,自有品牌是零售競爭的一大利器,也是零售利潤的新增長點。2009年,零售企業都加大了自有品牌的開發力度。甚至有的外資零售企業開始推出蔬菜類的自有品牌,這標志著零售商在自有品牌的開拓上有了新的突破。2010年,除了外資企業,內資零售商也將在自有品牌上大做文章。
預測14 :店鋪改造漸入佳境
零售企業的節能措施主要包括節能改造、系統節能和智能控制技術三類。
經過幾年的鋪墊和實踐,對店鋪進行節能升級改造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由于節能店比傳統店面整體節能20%至30%。以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為例,12萬多家門店僅用電量將可減少166825萬度,減少二氧化碳碳排放160萬噸。可見,零售企業節能不僅僅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不可否認,節能降耗將是零售商新的利潤增長點。
目前,零售企業已從局部照明、空調等見效快的節能設備更新,逐漸進入到門店全局架構節能統籌改造階段。對零售企業而言,盡管初期投入較大,但經過節能改造后的店鋪基本能在2至3年內收回投資成本,此后的節能費用將成為凈利。因此,節能是純粹增加投資的觀念將逐漸改觀,零售企業的節能降耗將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