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的石油化工城市——盤錦
收入較高成就消費能力
盤錦市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地級市,隸屬遼寧省。位于遼寧省西南部,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轄2個區、2個縣,即雙臺子區、興隆臺區、盤山縣和大洼縣,人口130萬,其中非農業人口近80萬。
盤錦是一座新興的石油化工城市,擁有中國第三大油田遼河油田,石油現已成為盤錦的主導產業,帶動了本地經濟的飛速發展。早在1994年,盤錦市就已列入全國第一批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的26個城市之一,2000年在全國率先步入富裕階段。2009年,盤錦市生產總值實現68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4.4%,達到43.4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00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7.3%,達到156.9億元,其中食品、飲料、煙酒類商品銷售額近25億元。
盤錦因油而生,所以,盤錦富得流油。因為富足,盤錦人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而盤錦又是移民城市,性格中有更多的質樸和包容。論收入,盤錦普通市民的收入比很多大城市還要高,一般工薪階層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就算很低了,就連盤錦的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收入也有七八百元。看消費,盤錦的消費在遼寧省位列第二,緊次于大連,高于沈陽。
你問盤錦人,盤錦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他們的回答是:飯店多、歌廳多、商場多、好車多,吃飯貴、娛樂貴、購物貴、汽油貴。
沒錯,盡管盤錦的賓館最高只有四星,還只有兩家,但盤錦的中高檔酒店卻滿街都是,而且飯店門口都停滿了私家車,其中以奧迪居多,寶馬、本田、尼桑(日產)、馬自達、現代、中華、大眾居其次,10萬元以下的低檔車在盤錦的私家車行列里是不多見的。
無酒不成宴
著名作家韓小蕙的散文《打量盤錦人》曾寫道——盤錦人,豪爽,好客,質樸,厚道,率真。
豪爽、好客的民風從酒上最能體現出來,盤錦人認為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義,飯桌上常觥籌交錯。但他們喝酒大多不會一桌人抓住一個酒量大的往死灌,最后弄到鉆桌子、摟大樹、睡馬路的份上。盤錦人喝酒最煩“磨叨”,不打酒官司,只要“左手端杯,右轉彎,全封閉,帶甩干”的酒令一下,全桌人便一飲而盡,你喝酒要是扭扭捏捏,他們會告訴你干脆就別喝,可以喝飲料;你要是“藏奸耍滑”,他們會和你“拜拜”。
盤錦盛產河蟹,喝酒少不了河蟹。“九月團臍十月天,持蟹飲酒菊花天”,盤錦人請客,一頓能“造”幾斤、十幾斤蟹。用絨螯蟹佐酒,香味沁人心脾,陶陶然,醺醺然,客人們常會酒興大增,不醉不休。
盤錦漢子們酒后還常會和做東的爭著買單,把喝多的朋友送回家,爭著把外來的客人送到車站上車。他們常說“話都在酒里”,只要是喝透了,不管你們以前有多大恩怨,也會一笑泯恩仇,日后會成為生死兄弟。
其實,盤錦人喝酒的豪氣早就出了名,如張學良將軍(老家在今盤錦市大洼縣東風鎮,解放前為海城所轄,現有張學良題字的張氏陵園)在西安事變中的一次有國共兩黨高層代表參加的宴會上,激昂陳詞:國難當頭,東北淪陷,華北危在旦夕,國家存亡,匹夫有責。舉杯痛飲,三次垂淚擲杯,搞得蔣介石情緒沮喪,尷尬地說:“我身體不好,酒也不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