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大陸地區波爾多葡萄酒進口量已超越美國,成為除歐盟外的第一大葡萄酒進口國。”上周,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亞太區經理朱力安在第五屆“隨時隨意波爾多”廣州站品鑒會上向本報記者稱。
全球金融危機,對主要以歐美市場為主的波爾多葡萄酒而言是一場大的沖擊。據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的數據統計,2009年波爾多葡萄酒的出口量為1.54億升(即2.06億瓶),銷售額為12.9億歐元,較2008年分別下降14%和23%。在這一串下跌的數字中,中國市場的銷售顯然一鳴驚人:“2009年盡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大陸地區仍實現7400萬歐元交易額,增長高達40%,進口量與2008年相比增長更高達97%。”朱力安告訴記者。
“在過去的9年中,中國市場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葡萄酒行業最舉足輕重的發展市場之一。”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亞太區經理朱力安表示。據其統計數據,中國大陸地區波爾多葡萄酒進口數量從2000年近20萬升上漲至2009年的1370萬升,共翻了68倍。
“根據2009年的情況,中國的進口量已經超過美國,成為非歐盟國家中波爾多葡萄酒進口量最大的國家。”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的統計結果顯示,非歐盟國家中只有活力十足的中國和香港市場形勢良好。
“中國人對波爾多葡萄酒的消費結構越來越健康。以前中國消費者對波爾多葡萄酒的認識和消費,多數以拉菲、拉圖、瑪歌等頂級酒莊酒為主,這些酒售價高,利潤空間很高;而一些價格很‘親民’的波爾多葡萄酒售價實惠但利潤相對沒那么高。這組數據正說明越來越多多價格‘親民’的波爾多葡萄酒成為中國人消費的新方向。”朱力安稱。對于這個消費趨勢,協會的統計數據頗有說服力,“2009年中國市場交易額增長40%,比進口量的增長97%低很多”。
朱力安稱,為了令更多的中國人認識波爾多葡萄酒,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CIV B)從四年前就開始針對中國市場做波爾多的形象推廣。據了解,該協會2009年經費總計2160萬歐元,主要由葡萄種植者和葡萄酒經銷商分攤。本屆分別在北京、廣州和成都等站舉行的“隨時隨意波爾多”品鑒活動,通過盲品選出了100款最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波爾多葡萄酒,其中每一款葡萄酒的零售價均在100元至350元之間,非常適合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朱力安向消費者提醒,每一瓶波爾多葡萄酒除需標明A O C (法定產區)之外,還必須標明:來自波爾多、原產國、酒精含量、瓶裝廠名字地址、葡萄酒容量和批次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