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深圳啤酒消費量約55萬千升,從麥芽度來看,市場銷量最大的11°P、10°P兩種麥芽度啤酒合計占整個啤酒銷量的92%,8°P麥芽度的啤酒也占有一定的市場。很顯然,老青島、老金威還是市場的主流品種,而在10°P麥芽度上,青島、金威、雪花、珠江等都推出了多個SKU(在連鎖零售門店中,有時稱單品為1個SKU——中文譯為最小存貨單位,英文全稱為 stock keeping unit,,簡稱SKU,定義為保存庫存控制的最小可用單位),青島、金威意在以老青島、老金威為龍頭,在低一麥芽度的市場上,構筑起一道防線。這道防線由多個品種構成,不過在10°P市場上,除青島2000稍占上風外,其它幾個品牌都有一定的市場機會。這樣的狀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深圳市場,低麥芽度啤酒不易被消費者接受。自然,10°P市場的競爭是最激烈的。
啤酒市場的渠道不同,其市場產品結構、操作手法、競爭態勢、利潤回報、經營策略等都有所不同,故分析企業或者品牌的競爭力時,不同的渠道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競爭力。
深圳啤酒市場sku競爭及策略分析
傳統渠道:老青島競爭力最強
價格在3.0元—3.5元之間的SKU競爭較激烈,在這一價格段,青島2000—10°P600ml大瓶的市場份額最高,其它幾個主要SKU按價格由低到高依次有:雪花冰生10°P625ml大瓶、珠江新清爽10°P635ml大瓶、金威精品2008—10°P600ml大瓶、雪花純干10°P600ml大瓶。
而在4元左右價位的SKU競爭相對要緩和一些,因為青島11°P600ml大瓶(老青島)一枝獨秀,其它SKU難以撼動其地位,而與之競爭的金威11°P600ml大瓶(老金威)則“同價不同命”,市場份額還不如青島2000,另外珠江0度清醇10°P600ml大瓶、青島超爽10°P500ml中瓶也在此價格段略有表現。
傳統渠道的主流消費價格在4.0元和3.0元—3.5元這兩個價格區間。
青島啤酒在低檔、中檔、中高檔、高檔市場的SKU投放較為合理,而且各檔次市場的主要SKU競爭力都比較強,除了低檔市場競爭力稍弱外。在中低檔市場,雪花有兩個主要SKU 投放,但是競爭力不突出。金威的SKU投放雖然比較豐富,但是在各檔次市場上的競爭力都不明顯。而珠江則缺少中檔市場的主力SKU。
整個渠道來看,老青島的競爭力遠遠超過其它SKU,其次為青島2000、老金威,但這兩個SKU的競爭力還有待提升。其它SKU之間的競爭力相差不大,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鍛造自己獨特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