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酒類商品時,您知道幾種真假辨別方法呢?其實,只要您向經營者索取一份酒類隨附單,看看這份遏制假酒的“緊箍咒”的詳細內容,就一目了然了。據悉,今年上半年,重慶市酒類管理局對酒類行業進行規范管理,扎實有效地推進酒類產品“身份證”工作,對確保酒類食品安全,保護消費者健康起到了屏障作用。
據介紹,今年初以來,市酒管局嚴格推行溯源制度,將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等環節連接起來,讓消費者了解符合衛生安全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提高消費者對酒類商品的放心程度;他們大力加強酒類商品“身份證”(隨附單)的發放工作,明令酒類批發企業、酒類生產企業在批發酒類商品時,必須填寫該批酒類商品來源、去向、品名、數量等內容,詳細記錄酒類商品流通信息,單隨貨走,單貨相符。
截至6月30日,全市已有38個區縣推行了溯源制度,累計共有2044戶批發商領用了隨附單,其中上半年共有23個區縣的126戶批發商新增執行溯源制度,全市批發商溯源制度覆蓋率達到49.5%,累計領用隨附單808740份。長壽區、綦江縣已經實現批發商溯源制度覆蓋率100%,有4個區縣達到90%以上,22個區縣達到50%以上。
但市酒管局相關負責人坦承,我市還有10個區縣領用隨附單低于50%,有3個區縣至今仍未推行溯源制度。他要求溯源制度覆蓋率較低和溯源制度空白的區縣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力爭實現年底酒類批發商溯源制度覆蓋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