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茅臺終端零售價再次上漲約5%。過去的七個月里,茅臺核心產品“53度飛天”市場零售價已飆漲近300元,直沖千元大關。白酒茅臺穿上了“奢侈品”的外衣。
這已是茅臺連續第8年漲價。從2002年嘗到提價甜頭以來,通過成功的市場營銷策略,茅臺早已把其他一線白酒甩到身后。
大幅漲價
深圳景田沃爾瑪,近10米長的貨架密密匝匝排滿白酒,不過由于時值白酒消費淡季,加上連續數日的暴雨,客流量明顯被沖淡。
在這里,一周前新一輪漲價潮的發起者53度飛天茅臺(下稱“53度飛天”)卻難覓蹤影。在景田沃爾瑪、梅林家樂福及梅林天虹等大型商超,這款產品均已斷貨。
盡管缺席貨架,53度飛天漲價仍顯剛性。在景田沃爾瑪,這款酒零售價在7月中旬剛從898元漲到958元。而在2010年前,其零售價不到700元,導購還表示,今年中秋漲到1000元應該沒有問題。這就意味著不到一年,該款酒市場零售價上漲幅度將沖破300元。
沃爾瑪導購員告訴記者,由于每次僅發貨20-30支,現在購買53度飛天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五糧液也不甘被茅臺拉開距離,試探性的將其主打產品52度五糧液從698元提至738元。
借助消費結構升級、噸酒價位拉升,國內白酒行情從2002年至今一路上揚。茅臺酒出廠價自2006年開始,每年都保持高于12%的增長速度,其中2008年上調比例最高,約20%。
對于此次高端白酒調價,九度營銷機構總經理馬斐表示,以旱情減少為由,將往年8月才開始提價的行為提前半月,其實是白酒漲價“饑渴營銷”的慣用手法。
提價手段
茅臺漲價理由不外乎是,市場供應量小,品牌和資源稀缺。特殊的氣候及微生物群才能培育茅臺的醬香,容易受限的工藝和有限的產量,讓不可復制的茅臺有了“原產地保護”的概念。爾后茅臺打出健康牌提升了品牌附加值。再通過市場控量保價等手段,市場始終保持供不應求的旺銷勢態。茅臺的每次提價也都順利成行。
由于出廠價和零售價之間存在200元價差,茅臺的經銷商在終端價格上操作空間很大,在供不應求時經銷商可自行調價,這就出現了茅臺每年公開僅宣布提價一次,并多次發布限價令,但終端零售市場上卻出現多次漲價的現象難以遏制。
深圳一位經銷商表示,現在拿貨比較難,手上沒有太多存貨。而漲價的主要原因是消費群體增加了,市場供不應求自然上漲。
和君資本合伙人林楓表示,茅臺現象是整個白酒行業高速成長的縮影。他說,白酒行業有兩個本質屬性,一個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白酒行業最稀缺的是 “基于歷史和文化沉淀的品牌”。2002年至2010年白酒行業大勢里高速成長的白酒品牌,均擁有上述基因。
第二個本質要素就是政府資源,因為白酒消費是“引領化”的,以政務和商務為核心的意見消費領袖是決定白酒品牌市場成敗的關鍵要素。白酒企業“優質的稅源”和“地方的名片”兩個優勢讓各地政府都會竭盡全力扶持地方酒廠的發展。
編輯: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