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柴爾德家族的私人酒莊,正涌入越來越多的中國“淘酒人”。
他們不像歐洲大陸的職業藏酒人那樣,會先品上一杯剛出釀的新酒,然后在地窖中慢條斯理地尋覓寶藏;他們也不像來自英美的精明投資商,仔細盤查莊園中的每株葡萄藤,并調出過去數年間的當地氣象和灌溉資料。
這些面孔陌生的中國商人并不關心紅酒的技術細節,他們會很直接的詢問莊園主:“你們還有多少酒可以賣給我?”
金存興即是這樣一名商人。半年前,他從浙江溫州來到法國波爾多地區,在羅斯柴爾德家族酒莊一口氣購進幾百箱正/副牌“拉菲”。
“拉菲”是法國五大名莊酒之一、世界紅酒的頂級品牌,出產年份好的“拉菲”,市場價格每瓶動輒數萬元人民幣。
當這些總價值近千萬元的名貴葡萄酒運進國內后,即使對市場預期頗為樂觀的金存興也沒有想到,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就被搶購一空。
“現在還沒到旺季,法國名莊酒的國內售價今年以來就已經上漲了30%以上。”金存興對記者說,“不知道為什么國內一下子涌現出這么多藏酒人。”
而在萬里之外的紅酒傳統產區,中國“淘酒人”的瘋狂引發了一輪前所未有的市場變局。今年7月,法國“拉菲”和“莫頓”2009年期酒每瓶莊園開價接近1000歐元,比先前公布的價格翻了一倍多。
拉菲也瘋狂 “真不敢相信,現在一瓶法國2007年產的‘小拉菲’(即副牌拉菲)已經漲到了2500元!”溫州金潤經貿公司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而在去年10月份,這一法國紅酒的價格僅為1000到1100元左右。
陳女士說,現在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淡季,到了中秋旺季時候,酒價還會上漲。半年以來,高端名莊酒的價格已經上漲了30%-40%,這亦帶動普通消費級的紅酒價格上漲了20%-30%。
而今年的市場更加瘋狂,在旺季還未到來之際,法國名莊酒在中國的售價開年來已經上漲了30%以上,并帶動國內紅酒價格整體上揚。
對于行家投資客來說,更具投資價值的是正牌名莊酒。2007年正牌拉菲半個月前的出貨價格為4500元,但現在已經漲到5000元,到中秋期間則會漲到6000元以上。
“現在出手,年底倒手,還有一兩千塊錢的空間。”陳女士說,也有的投資者手里有些閑錢投資并不忙變現,現在買一瓶好年份的拉菲存個5年,到時候可以拍到10萬的天價。
現在不少投資者都將注意力放在炒副牌上面,因其價位比較合適,而且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對“正副拉菲”并不了解,如果要請客送禮,送正牌還是副牌意義差別不大。而相比之下,好年份的正牌拉菲價格不菲。
2008年的正牌拉菲產量總共也才2000噸,因此投資者看中了這里面的稀缺元素。
“其實法國波爾多地區的五大頂級酒莊的紅酒都不錯,質量和投資價值不相上下。但拉菲進入中國較早,獲得了高端人士的認可。”一位澳洲經營一家酒莊生意的華人對記者說。
在法國紅酒界,拉菲、拉圖、瑪哥、莫頓、奧比安五大酒莊在一個多世紀以前被認定為五大頂級名莊,其中,拉菲和莫頓均歸歐洲財團羅斯柴爾德家族所有。
一個私人投資者剛買了價值幾百萬的小拉菲和小拉圖藏在家里,準備年底再出。到時候,可以向圈子里面的人出一些貨,然后大部分酒將以略低于彼時市場價格“打包”給一個經銷商朋友。根據今年以來的情況判斷,僅半年時間,這位投資者大約就可以賺到30%。
這位投資者介紹,2007年小拉圖目前的價格只有1000多,投資上升的空間仍然很大。
“我們去年到法國拿了幾百件酒,到年底就出完了。”溫州本地的一位投資人說,很多客戶需要維護,所以當時就出掉了,不然到今年不少酒都漲了50%。
福州市鼓樓區沐恩酒業有限公司的吳女士對記者說,今年只要跟拉菲這類法國名莊酒品牌掛上鉤的價格都飛速往上漲。
“除了正牌和副牌的拉菲,現在連拉菲酒莊的‘三級莊’、‘四級莊’生產的酒,價格都在上漲。”吳女士說。
從房地產商到酒莊主 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一家百年酒莊里,南半球冬日的陽光灑向園中一排排翠綠的葡萄藤。
“今年是一個好收成。”莊園主姜玉說。去年底,他和家人移居澳洲,出手買下了這座漂亮的葡萄酒莊,將他們的新家安在了這里。
一年以前,姜玉還是輾轉滬深兩地的職業房地產投資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停的踩盤議價。而如今,他的工作則是同四種葡萄藤蔓與澳大利亞的天氣雨水打交道。
“國內房地產市場受政策調控影響太大,而葡萄酒業對于國人來說還是一門新興產業。”經常出訪澳洲的姜玉仔細考察過當地的紅酒市場之后,決定改行做紅酒。
而做紅酒生意,目前有三種方式:購買成品酒、押注期酒或購買酒類基金,以及投資酒莊。姜玉認為,目前中國還鮮有直接購買國外酒莊的案例,盡管購價不菲,但他覺得值。
“國外酒莊一般都有不錯的品牌信譽,而國際和國內的紅酒消費市場長期肯定是上行趨勢,酒莊本身也會有良好的升值前景。”姜玉對記者說。
目前,其第一批窖中陳酒已裝箱完畢,待海關手續辦妥以后,即將裝船運抵大陸。
“現在房地產業和股票市場均不景氣,投資受限,溫商要找新的出口。”一位溫州當地的酒業經銷商告訴記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少溫商開始看好紅酒投資,隨著投資獲利的豐厚,行內將紅酒當作“液體黃金”。
大量原先沉沒在房地產市場的資本開始涌入這個市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