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三季度,盡管低溫多雨的天氣依然縈繞不散,杭州啤酒市場一直少見往年火熱的場面,但競爭的激烈程度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與第二季度相比,杭州啤酒市場呈現強者愈強的格局,雪花啤酒的市場份額從50%左右上升到約60%,而西湖啤酒則延續了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跌勢,與雪花啤酒的差距越來越大,西湖啤酒的市場份額3個月時間下降了4.7個百分點,從2009年的杭州雙雄變成了今年的雪花一霸。
從鋪貨率來看,雪花啤酒一直保持了85%以上的加權鋪貨率,并且穩中有升,相反,西湖啤酒的鋪貨率自2009年開始緩緩走低,兩大品牌鋪貨率的走勢構成了一個喇叭狀的圖形,雪花啤酒向上爬,西湖啤酒往下走,西湖啤酒的落寞更顯得雪花啤酒的強勢。
千島湖啤酒與紅石梁啤酒的市場份額從長期來看有小幅下降,主要由于鋪貨率的下滑所致。值得一提的是,哈爾濱啤酒從今年開始就一路走高,發展勢頭直逼青島啤酒,不過百威英博的狀況有點懸,加權鋪貨率持續走低,餐飲渠道、夜店渠道市場份額明顯下挫。
雪花啤酒,強者愈強
華潤雪花是一個實用主義踐行者,其制勝的手段通常是低價、占渠道,道理雖然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上還是有高下之分。當然,不可忽視的重要一點是,雪花啤酒總部對戰略市場的資金支持是其它地方品牌難以相比的,這也是廣受業內人士質疑的以虧損占市場手段,但質疑歸質疑,現實的國情決定了市場游戲規則。
從近幾個月來看,雪花啤酒顯然加強了低檔產品的攻擊力度,雪花清爽、雪花純爽兩大主力低檔產品市場份額接近總體市場的一半,而高檔的雪花純生以及中高檔的“勇闖天涯”系列則相對落后。
雪花啤酒在低檔產品上的布局主要集中在3元/瓶以下,雪花清爽、雪花純爽的價格在傳統、現代渠道相差不過0.3元/瓶,這就使得雪花純爽成為在沒有鋪到雪花清爽的終端的最佳替代產品,這兩大產品直接決定了杭州市場的競爭核心區間,再往上就是雪花冰純、雪花冰8°。是不是雪花啤酒要在2元/瓶—3元/瓶的價格區間密集投放SKU,讓競爭對手無空隙可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