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川酒很忙。除了“強身健體”(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外,川酒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品鑒活動。5月份,四川白酒率先走進臺灣市場,開展四川美酒品鑒臺灣行活動;隨后,四川——新加坡食品工業貿易與投資合作推介會如期召開;而此時,以“白酒環球行”為主題的“中國白酒金三角”國外營銷宣傳推廣活動正在歐洲大陸上演。
而這一切的目的就是向世界推廣中國白酒文化,向世界推介中國白酒。
中國白酒高速發展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從產量到利潤都呈現出兩位數的高速增長,白酒行業迅速膨脹,但是,中國白酒的出口問題卻很少被提及。今年9月,五糧液公開表示,五糧液占中國白酒出口總額的90%以上。一些資料顯示,“目前五糧液系列酒已遠銷26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占全國白酒總出口量的92%以上”。
翻開2008年的數據,2008年中國白酒銷售總額達到1574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總額為17億元人民幣,占年銷售額的1.08%;2008年中國白酒的實際出口量只有3萬多千升,僅占全國白酒產量的0.04%。全年出口量在100千升以上的白酒企業只有8家……中國白酒在膨脹發展的同時遇到了最難解決的問題——如何走出國門。
就在中國白酒在為走出國門而苦惱的時候,進口酒卻在中國市場分得了大塊蛋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洋酒,并把飲用洋酒作為一種生活品味,而這些洋酒品牌十分注重培養海外市場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例如,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協會每年都要在中國舉辦侍酒師培訓,邀請中國經銷商、學生甚至葡萄酒潛在消費者到波爾多葡萄酒學院接受免費培訓學習,通過多種形式培養葡萄酒愛好者并將其發展為葡萄酒消費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的消費者。
與洋酒相比,中國白酒是一種文化特色很鮮明的產品,并且打上了深刻的中國文化烙印,被國外消費者接受還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琦表示,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酒文化,隨著生態、健康、快樂等時尚元素的注入,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只有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完美地融合,中國白酒才能走向世界。中國白酒出口最大的瓶頸,不是口感也不是關稅,從本質上說是文化接受問題。培養消費者的良好品酒習慣和教授傳統的飲酒方式,是目前白酒營銷的一大短板。
&nb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sp; 四川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崔兆全認為,中國白酒要走出去,必須讓國外消費者了解中國的白酒文化,川酒作為中國白酒的典型代表,有責任為中國白酒走出國門貢獻力量,今年川酒進行的一系列活動就是向國外推廣中國的白酒文化,進而推廣中國白酒。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閆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