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茅臺直逼千元/瓶的價格誘惑著不少二線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白酒企業紛紛跟漲,有的企業更是一年連續幾次調大型價,聯想到之前的“蒜你狠”、“蘋什么”, “酒你行”也著實讓消費者調侃了一把。
細想一下,白酒的漲價并非從今年開始,近幾年主流白酒品牌的產品價格一直處于不斷上升的態勢,只不過因為今年多數農產品包括釀酒原料的上漲,誘發了系列白酒價格的一路飆升。支持二線白酒漲價還有一個“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是國內“茅五劍”等高端白酒的漲價為其預留了一個“價格空間帶”,使得消費者產生了消費轉移。
此外,因為國家政策對貧富差距的限制正在營造一個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體系,也使得很多投資機構繼續看好釀酒產業,并有機構預測,次高端白酒(零售價在200元/瓶—600 元/瓶)將催生新的全國化品牌,洋河天之藍、汾酒青花瓷等將從中受益。
不可否認的是,白酒行業憑借其較強的提價和抗通脹能力,稅前利潤率實現提升,增速較去年同期有較大提升。隨著年底消費旺季的來臨,中高端白酒市場價格和出廠價格的漲價預期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市場畢竟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且不說你的產品是否具備了“次高端的溢價能力”,單就品牌力的建設方面,很多企業還需要好好補課的。
雖然目前主要白酒品牌的銷售額并沒有因漲價而下降,但企業如能更好地理解消費者、更好地運作市場,不是簡單地為了“漲價”而漲價,無疑將會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閆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