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白酒市場在一片“漲”聲中創下歷史新高。
作為行業排頭兵的茅臺、五糧液漲價后,有許多消費者望而興嘆,紛紛作出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筆者在走訪市場時,就親眼見到在某大賣場內,一位消費者拿起茅臺然后放下,再拿起然后再放下,如此幾番之后,最終選擇了地產品牌白酒。筆者于是和消費者攀談起來,消費者說:“茅臺的價格太高了,而且聽說真貨很少。地產酒就不同了,它不僅在本地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很少有假貨,買一瓶茅臺可以購買兩三瓶地產高端白酒,想想還是很劃算的。”
笑得同樣開心的還有洋酒。某洋酒經銷商對筆者說,茅臺、五糧液漲價后,消費者覺得買洋酒更劃算,價格不高,送人還有面子。今年春節,很多洋酒、葡萄酒的經銷商突然發現,備在倉庫里的貨,按照往年那樣的銷量,可以銷售到3月份,沒想到今年1月初就銷售一空,今年可以過一個豐收年了。
隨著茅臺、五糧液價格的不斷上漲,它們此前所覆蓋的價格帶就成為了一個有著巨大需求的次高端市場,于是,二線名酒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高端產品來搶占這一價格空間,比如紅花郎、藍色經典、古井年份原漿、15年四特酒等,在市場上都有斬獲。從這些產品的市場表現來看,這一價格帶確有巨大的消費需求和潛力,那么,二線名酒該如何來把握這一市場機遇呢?
豐富品牌內涵
白酒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之一,喝酒其實就是喝文化。消費者在購買酒水產品時對品牌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針對中高端酒,因此,白酒企業都十分注重品牌的打造。一說到打造品牌,很多白酒馬上就會說自己的企業有著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多么悠久的歷史,和某某歷史名人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不管真實與否,反正說得頭頭是道。
當然,每一個優秀的白酒品牌都應該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是,筆者覺得,在打造品牌時,悠久的歷史文化還需要和現代文化相結合,因為,很快大部分消費群體就會是在現代環境下出生和成長的80后、90后,再看看當今網絡詞“給力”是如此流行就可見一斑。
我們再來看看產品,藍色經典、水立方,可以說就是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現代文化氣息相結合的典范。因此,筆者認為,不管到什么時候,既有傳統文化底蘊,又具備現代文化氣息的品牌,正是白酒企業需要的“既有傳承,又有創新”的品牌,也必將成為一個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優秀的品牌。
嚴控渠道,精耕終端
對于零售價格在500元左右/瓶的酒來說,利潤還是比較可觀的,操作空間相對較大,因此,如果銷售渠道管理不善,很容易造成市場竄貨,以致于價格混亂。各級經銷商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必將導致產品的消亡,因此,嚴控渠道就顯得十分必要。
精耕終端有兩層意義,其一,是對銷售行為以及銷售市場實行過程化管理,也是銷售行為從結果導向轉為過程導向的重要標志。其二,精耕終端也是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市場信息是營銷工作過程中的寶貴資源,是我們進行營銷決策的重要依據,精耕終端有組織的保證了信息來源的及時性、信息分析的準確性、信息交流的便捷性,為我們的營銷決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在次高端價格區間,二名酒需要通過自身品牌的打造以及品牌內涵的豐富提升,進而轉變營銷理念,由貿易型轉變為服務型,由銷售給經銷商轉為通過經銷商銷售,就一定能夠在次高端領域獲得成功。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閆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