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在《等的滋味》里說,我不喜歡一切等。無論所等的是好事,壞事,好壞未卜之事,不好不壞之事,等總是無可奈何的。等的時候,一顆心懸著,這滋味不好受。是啊,我們最擅長的,就是將等待變成不好受。排隊辦事,見工作人員和前面的人磨磨蹭蹭的,我們就一臉焦急,甚至開腔罵人。路上堵車,我們遷怒于司機,怪他不會開車……
我高考那年,因為志愿沒填好,沒被錄取,只能去縣城填補報志愿。從那一刻開始,我的心就陷入等待的黑暗中。失望、擔心、沮喪、焦急、盼望……只希望上帝在關上門的同時,給我留下最后一扇窗——讓我被大學錄取。否則,我太失敗了。十年寒窗苦讀,卻只因志愿沒填好,而上不了大學,這只會讓不明真相的村人笑話。我也無法向家人,向自己交代。
我知道在結果出來之前,所有的擔心和怕都是可能的。因為怕,我讓這場等待變得痛苦不堪。不光我一個人忍受著煎熬,整日愁眉苦臉,連我的家人尤其是母親,也跟著我一起擔心,我們家都籠罩在等待的灰暗中。
我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姍姍來遲。在它到來的那一刻,我如釋重負。這場等待讓年輕的我受盡折磨,也讓我知道等待的滋味是苦澀的。
這么多年過去了,這場等待只保留在記憶中,已經全然沒有了苦澀,反倒讓我堅信:該來的還是會來,該面對的還是得面對,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可以面對的。有了這樣的心態,我們完全可以讓等待變得美麗一些,至少不用這么煎熬。就像蝴蝶等待破繭而出,就像我們等待一杯茶被開水沖得香氣四溢,就像我們等待春天,等待一場雪,就像我們明明知道自己必然會走向死亡,但依然努力活得快樂幸福,美麗安康。
能夠把等待變成美麗的,無疑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其實這樣的人是有的,就如趙師秀。他曾經寫過一首詩《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在我看來,趙師秀完全沒有等待的焦躁,有的只是一種閑適、散淡和恬然的心境。
如果生活中一定要有等待的話,那就讓等待變成一種美麗吧。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