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做的液體,火樣的性格,是個好東西。但這段日子,讀到不少喝酒出丑的新聞:有酒后駕車元宵節要在拘留所過的,有酒醉打人砸公物肇事的,還有一些人因喝“慶功酒”而遭車禍,勸酒人被告上法庭,這讓人感到,飲酒要有度。過了度,就會變利為弊。
人逢喜事精神爽,節到人間飄酒香。本來,逢著喜吉之時,朋友聚一聚,親戚會一會,小酌怡情,只要不酒后駕車,何其樂也!但有的人偏偏喜歡強行勸酒。更有好事者你說我勸,強勸硬喝,勸酒詞一套一套的,順口溜一段一段的,逼得人強行灌下,過量者心醉神迷,更有甚者酒精中毒,死于非命。還有鋌而走險,酒后駕車的,那就有“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之虞了。
有的地方在由杯到碗再到瓶,猜拳賭氣的豪飲濫喝中,還有這樣一套諸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出血”的理論。這話本身就是一種醉話胡話。在我們這個講究“品味”的時代,徐徐品之,款款而飲,量力而行,有何不好?每逢勸到狂喝猛飲這個份上,荒唐無聊的“酒事”也就出來了。有的人一上酒席還往往喜歡以各種“段子”佐酒和要挾。品味這些“段子”,既無文化底蘊,又俗不可耐,有的還大傷風化,播謬種,壞風氣,損文明。
古人將酒色財氣謂之人生四戒。這里的戒酒是指勿嗜酒,莫貪杯,是對飲者和勸酒者自身的規戒,至于把勸酒詞羅織得云山霧罩,甚至跪地舉杯,你不喝他不起,更是無聊愚昧之極。時代變了,我們的酒文化也應與時俱進,勸酒的方式也得改一改,喝酒以喝得高興但不醉為原則,盡量營造一種寬松的飲酒環境。作為領導干部來說,尤其還應少點煙酒味,多些書卷氣才好。
酒事紛紜復雜,酒人五花八門,耽于酒而沉于俗,則是平泛庸濁,傷風敗德,沉溺惡穢!因而飲酒也要有新風,也要講德。感情好,生活新,能喝多少喝多少,這才有意思呢!節慶假日,平常時分,都不能少了酒,雖說舒心的酒千杯不醉,但酒后駕車是絕不應該的,除此之外,不少酒宴上的喝酒還是得量力而行才好。畢竟,強行勸酒,胡亂飲酒,有害健康,有損形象,是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