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人生的零公里處。從老家出發,我們的人生越走越遠,回家竟變得越來越難。
很小的時候,我經常從家里出發,沿著門前那條小路往前走,邊走邊玩,直到傍晚又沿路回家。
上小學時,我依然走著那條山路,只是路程比兒時走得更遠了一些。后來,我讀初中、高中,走的同樣是那條路,路況沒有變化,變化的,只是路程越來越遠,我對那條路越來越熟,感情越來越深。
17歲那年,我參加鄉政府組織的考試幸運中榜,成了鄉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從此,我成了那條山路上的常客。每周六,我從鄉政府出發,先走一段公路,再順山而下,走到那條叫滿天星的河,從河底起步,順著密林中那條枝柯遮掩的林間小道一路上行。
小道很窄,要抬高腳踝才能越過路面的雜草;小道很陡,要不時拽著路邊的樹枝,才能向上攀爬;小道很暗,頭頂濃密的樹枝,把天空遮得嚴嚴實實。人從下面走,見不著陽光,也見不著云彩,只能喘著粗氣艱難前行,等到了腿肚發脹、膝頭發軟的時候,才看到頭頂有了亮色,才讓人感到路只要堅持走下去,還是有盼頭的。
歇一會兒之后,再越過山坡,走過田埂,進入又一片密林……這樣堅持著再走兩個小時,看到家鄉那星星點點、依山而立的土屋了,讓人想起父親忙碌的背影和母親慈愛的笑容。
5年之后,國家來了政策,給了資金,當地政府和鄉親們一起出錢出力,很快修通了直達家門的鄉村公路。通車那天,我拿出積攢多年的錢,買了一輛摩托車,好好感受了一下兜風的刺激。從此我以摩托車代步,告別了用雙腳丈量的疲憊與辛苦。
如今,10多年過去了。我搬到城里工作,有了房子、車子,家鄉那條沙土公路也變成了柏油路。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前幾天,父親讓我有空回家看看,而我卻顧慮重重:工作很忙,路程又太遠,怕回家一趟耽誤時間,同時,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那條依山盤旋、彎彎繞繞的鄉村公路,坡陡,彎急,讓人覺得不安全……
父親聽完我的顧慮,嘆了口氣,有些失望地說:“當年你步行三四十里山路回家,現在通了公路,你也有了車子,回家的路,怎么就越走越難了呢?”
聽了父親的話,我悵然若失,我知道,隨著歲月的流逝,不經意間,我肯定失去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我又說不清楚。
轉載此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華夏酒報》。
要了解更全面酒業新聞,請訂閱《華夏酒報》,郵發代號23-189 全國郵局(所)均可訂閱。
編輯:張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