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記者從省文物部門獲悉,眉縣金渠鎮教坊村一村民取土時發現一個秦代扁壺,從壺蓋的砂眼上滲漏出來的液體,散發出一股酒香的味道。同時出土的還有熏爐和陶罐。
據介紹,10月30日上午,眉縣金渠鎮教坊村一戶村民請扶風縣上宋鄉牛蹄村農民薛紅旗用挖掘機在土崖上取土墊莊基,突然發現一個泛綠的器物,他趕忙停下機械用手刨。只見一個酷似葫蘆狀的扁壺和一個熏爐以及一個陶罐露出來。扁壺高35厘米,厚9厘米,最大徑31厘米,左右兩側各有一個鋪獸銜環,十分精美的谷紋雕刻在壺身正反兩面。頂蓋銹蝕密閉,戶內盛有液體,用手一搖發出咕咚咕咚的響聲,并從壺蓋的砂眼上滲漏出來,讓人聞到一股酒香的味道。 熏爐高20厘米,由底座和活動盛放籠組成,做工精美。
據文物專家介紹,從出土的青銅器和陶罐推測為秦代末西漢初一個比較有地位的人去世后的陪葬品,距今有2200年的歷史。由于扁壺、熏爐體型大,質地少見,型具奇特,器表裝飾的蝌蚪紋在秦文化同類器物中十分罕見,它的出土對秦統一六國后的文化接納吸收有一定的研究價值。當天,有關專家已經把扁壺內液體拿去請專家化驗,一旦證實是美酒,那么,它要比從西安北郊高級貴族墓中出土的“西漢美酒”還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