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現代人必備的一種素質。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溝通無處不在。因此,建立有效的溝通在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文化建設和團隊塑造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首先,社
文章來源華夏酒報會分工越來越細,需要團隊協作;現代人的社會接觸面也越來越大,協作可以大大拓展溝通半徑。
其次,人們的價值、理念日趨多元化。你需要了解別人,別人也需要了解你。
最后,信息是現代管理的一大要素,沒有溝通就沒有信息。
溝通三要素:心態、思維和語言
★一個人能否很好地與外界交流,心態起了決定性作用。
心態的開放或封閉、寬大或狹小、積極或消極、執拗或圓滑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溝通能力。
開放的心態總是能夠接納別人,取別人之長,補自己所短。像我們平常所說的“外向型”和“內向型”,其實就是心態的開放與封閉。但這種開放和封閉又分為兩種情況,即內涵的和外延的。
有的人非常開朗,擅長交際,在自己的圈子里能“左右逢源”,但是,這類型的人往往很難打開自己的心扉,也很難與別人有深層次的溝通。
相反,有的人看似不擅長交際,相對內向,卻往往能夠向別人敞開自己的心扉,從而進行深入溝通。
戴爾·卡耐基說:“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的快樂,并不在于我們身處何方,也不在于我們擁有什么,更不在于我們是怎樣的人,而在于我們心靈所達到的境界?!?BR>
★思維,是溝通的另一個要素。
巴爾扎克說:“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BR>
思維,讓我們具有了分析和辨別事物的能力。
★語言,是溝通內容,也是形式。
語言能力表現為兩種形式:口頭表達能力,即口才和書面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能力是現代優秀人才共性的素質。
語言能力和技巧的高低往往能起到截然不同的溝通效果。
有兩個基督徒一同去問牧師,在他們祈禱時,是否可以吸煙。
其中一個教徒首先問道:“在祈禱的時候能否吸煙?”牧師生氣地回答說:“當然不可以!”
另一個上前問道:“在吸煙時,是否可以做祈禱?”牧師非常愉快地回答說:“當然可以了!”
溝通是企業文化的形式,更是內容。
企業文化的形成和推行過程就是溝通的過程。成功的企業必定有高效率的溝通。
低效溝通表現為以下四種情形:
1.弱化
無信任、無規則、無策略、無力度,戰略層級弱化成了戰術層級。
2.碎化
溝通無大局、無原則、無條理、無重點。
3.誤化
無辨別、無證實、多猜疑,溝通產生了誤會。
4.僵化
溝通造成了隔閡與對立。
其中,“誤化”和“僵化”是企業溝通的兩大殺手,也是導致管理效率低下的滯障。
根據切斯特·I·巴納德(西方現代管理理論中社會系統學派的創始人)的組織理論,正式組織存在有三個條件:
一是有統一的共同目標;
二是其中每一個成員都能自覺自愿地為組織的目的實現做出貢獻;
三是組織內部有一個能夠彼此溝通的信息聯系系統。
在企業中,有三種溝通是最重要的,即企業高層之間的溝通、企業和員工的溝通,以及企業與消費者
的溝通。優秀的企業必須做好這三種溝通。
★企業高層之間的溝通是企業的力量之源。
企業高層之間的溝通是企業最重要的溝通,是企業的力量之源。聯想在推行“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企業管理實踐中,始終把“搭班子”放在首位,而且在“搭班子”中,又把高層班子的“統一意志”列在首位,特別強調高層班子的團結和一致性。
這是因為,企業高層班子是企業的最高領導和決策層,是火車頭,是企業的旗艦。
如果高層班子沒有統一的意志,那么,企業即使有目標也不再是“共同的目標”。失去了共同目標的企業,嚴格意義上說,也就失去了組織應有的基本條件。
如果高層班子沒有統一的意志,企業的資源必將分散或產生內耗。最典型的是員工將跟著高層“劃線站隊”,形成幾個幫派,部門之間將互相傾軋,不但沒有了協作,而且會經常發生內訌。
如果高層班子沒有統一的意志,企業的文化將支離破碎——企業將沒有統一的聲音,沒有統一的團隊,沒有一致的行動。如此一來,企業的戰略將無法堅定地貫徹。
所以,一個企業如果沒有一個具有“統一意志”的領導層,就無法形成企業的合力!就沒有競爭力可言。實踐中,最常見的是企業高層之間的溝通沒有形成良性機制。當然,不是說只要有了溝通,企業高層就一定能形成“統一意志”,但是,沒有良好的溝通,企業高層絕對不可能形成“統一意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