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時機成熟才邀請
對于沒進行預熱或者預熱溫度不夠的,就不要去邀請,因為邀請了很難成交。一旦第一次不能成交,你第二次再去邀請時就會非常困難,你就將失去這名顧客,這對于公司和銷售代表來說,都將是一個莫大的損失,等于是在浪費自己的辛勤勞動和顧客資源。現在有不少企業急功近利,甚至沒有一次預熱,有檔案就邀約,約來就“賣貨”,其結果是銷售效果極差。
2.按計劃邀請原則
聯誼會銷售,需要的是一種熱烈、有序而可控的環境,只有達到一種會議要求的最佳狀況才能使會議成功,產生出你所期望的銷售效果。參加聯誼會的人數,是根據場地、器械、人員安排、會議內容等綜合因素來確定的,并且各個環節是緊密相聯的。因此,每次會議所邀請的顧客數量都是嚴格控制的,不按計劃邀請,就會使會議出現冷場或者混亂,造成整場會議的失敗。
(適合已經有準確的目標客戶列表,如沒有足夠的客戶列表,則需要之前的電話篩選過程,時間大約是一周左右)
1.確定被邀準顧客名單和人數。
2.會前2~3天與顧客進行電話溝通。
3.確定他們是否有時間參加聯誼會。
4.確認能參加后,約定上門送函時間。
5.按約定的上門時間上門送函。
6.會前一天電話提示。
從以上流程中我們可以看出,電話邀約不僅是對上門邀約的鋪墊,而且還是會前最后一刻的到會確定。它是邀約確定的最后一把鎖,會議管理部門將根據電話的最后確定人數對會議進行精確的安排,減少浪費,同時做到會議井井有條。
邀約對象(以亞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推廣產品為例)
1.新、老、忠誠顧客比例為5∶2∶1。
2.每位顧客患病種類不要多于三種。
3.最低限度要有兩位女性顧客(最好是忠誠顧客或老顧客)。
4.顧客層次要能保證彼此溝通順暢。
5.除忠誠顧客外,至少保證有兩位顧客確定購買產品。
6.沒有視聽障礙。
7.對本產品和本公司沒有不良反應。
邀約方法
電話邀約與電話預熱有時是分開的,但有時卻是一氣呵成,很難分開的。因為,在電話預熱的過程中往往順其自然地就發出了邀約。本書是為了敘述上的方便,所以才將二者分開。電話邀約時的方法與電話預熱時的方法實際上基本相同,主要如下:
1.打電話前要有準備:給誰打電話?說什么?想得到什么結果?
2.電話接通后,確定是否是你要邀約的人。如果你是女性,要邀約的是男性老人,而接電話的是他老伴,你就應順勢說:“是想邀請您和叔叔一起參加我們的××××聯誼會”,以免她誤會。
3.提醒記憶。如“×月×號我們在你們社區免費輔導少林臟腹按摩功時,您領了一份《福報》,您還記得嗎?您對上面的問題全答對了。我看您一定是認真讀了報,而且以前了解少林神芝。”引入正題。
4.告知會議基本情況,讓其有所準備。
5.讓對方記下會議時間、地址、乘車路線、聯系人姓名及電話。
6.在會議開始前再跟蹤一次,最后加以確定。了解并告知次日會議時的天氣,提醒顧客,如“您要帶上老花鏡,多穿衣服,最好坐××車,這趟車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