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趙本山把重點放在了提攜徒弟小沈陽和毛毛上,節目不僅獲得了春晚最多的笑聲和掌聲,也帶紅了徒弟小沈陽。據調查趙本山的《不差錢》以11.3萬票、57.2%的高人氣雄踞語言類節目的榜首,而其徒弟小沈陽也迅速躥紅。現在約小沈陽專訪的記者已經排起了長隊,小沈陽也身價倍增,成了地方臺爭搶的“香餑餑”。
小沈陽,原名:沈鶴。男扮女裝,大濃妝,別發卡,是小沈陽的標志性扮相。當然男不男女不女的特色讓人過目不忘,更多虧了當初高瞻遠矚,起了個易牢記易傳播易驚爆天下的名字“小沈陽”,否則像什么沈鶴,趙獾的誰記得住。
做為藝人,叫小的極多,有小甜甜、小彩舞、小蘑菇、小香玉、小白玉霜,但帶地名的卻幾乎很少。老秦活了幾十年,也從未聽說過什么“小北京”“小上海”“小紐約”“小倫敦”的,看起來似乎小沈陽這個名字起得獨辟蹊徑更高一籌。
昨天有人對我稱贊“小沈陽”這個名字起得好,一名驚人。老秦認為不假,但有一得有一失。根據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由此可見,“小沈陽”這三個字注冊商標是受到限制的。
2005年趙本山折騰遼寧足球,拉來“地球人都知道”的北極絨當“拉拉隊”。這家公司老板吳一鳴問我,如何借此揚揚名,我提出何不注冊個“趙本山”的拉拉隊商標炒圈新聞。試想,如果“趙本山”換成“小沈陽”就難辦了,因為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不能注冊,同樣也就沒了“趙本山”拉拉隊這幾百篇新聞。
藝人趙本山的名子可以成為“本山”煙、“本山”酒“本山”安全套,但小沈陽卻一點也不可能,所以“小沈陽”這三個字命中注定,只能做個藝人,休想品牌延伸。如果小沈陽還想當“王致和”臭豆腐,當“王守義”十三香,當“李寧”服裝,只能再換一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