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孫武
奧運期間有關機構對外國人做了一個調查:最能代表中國的事物。選擇最多的是“長城”、“功夫”和“中餐”。中餐在外國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熊貓,令人驚嘆,那么,中餐成為中國符號的原因是什么,一句話:好吃。
民以食為天,這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餐飲業就是一個口味產業,開一家生意火暴的餐廳最大的秘訣就是口味好!
運營模式:一碗“勾魂湯”香飄八千里
傳說乾隆六下江南發掘了不少江浙美食,甚至還為了一飽口福千里迢迢微服私訪江南。有一年清明乾隆微服下杭州游西湖,路過龍井茶鄉巧遇了一道美味。所謂無巧不成書,當時不過是為了躲一場大雨跑進一家普通農戶中,農家村姑十分好客,用新采的龍井泡茶待客。山泉泡好茶,香醇甘潤,乾隆吃完一碗茶回味無窮,雨停了還是依依不舍,最后索要了一袋新茶才離開。夜晚在西湖邊的酒家用餐,點了幾個菜,其中一道菜是炒蝦仁。等菜的時候乾隆想起用龍井泡茶喝,叫了店小二來,撩起便服取茶的時候小兒看見乾隆的龍袍。小二嚇了一跳,趕緊跑進廚房告訴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蝦仁,一聽皇帝駕到,大驚失措,竟將小二拿進來的龍井茶葉當蔥花撒在炒好的蝦仁中。乾隆催起菜來,店主趕緊端上炒蝦仁,未想到出鍋的炒蝦仁清香撲鼻,乾隆嘗了一口,滿齒鮮香,再看盤中的菜品,龍井翠綠欲滴,蝦仁白嫩晶瑩,禁不住連聲稱贊,“好菜!好菜!”龍井蝦仁由此得名。多年后,乾隆還特地為了龍井蝦仁再下西湖。
這就是美食的力量。
跋山涉水,不遠千里,不辭辛苦,只為了一飽口福!
朝思暮想,牽腸掛肚,魂牽夢繞,只為了一口美味!
這就是中國崇尚的食文化。開餐廳如果有這樣的美味,生意就不用愁了,經不住“口舌之欲”的凡夫俗子會乖乖地找上門來,美名遠播,食客盈門。這也就是開個成功餐廳的根本所在。簡單說,每個餐廳都應該有一道招牌菜,這道招牌菜要讓吃過的人回味無窮,要食客為了這一口美味牽腸掛肚,魂牽夢繞,那么,這家餐廳也就成功了。
因此,每個成功的餐廳都有一道“勾魂湯”。
經營一家成功的餐廳,首先要經營一道成功的“勾魂湯”。這就對“勾魂湯”有三個要求:第一,口味好,吃了都喜歡;第二,能勾魂,讓吃過的人想到就口水連連;第三,獨家秘制,簡單說別人無法復制,甚至可以考慮每天限量供應,創造美食的稀缺價值。
贏利模式:一碗“長壽湯”健康最無價
哪道中國菜在英國最貴?
答案是倫敦一家高級中餐館的招牌菜——“佛跳墻”,據說一碗開價108英鎊,折合人民幣1300多元。
定價是餐廳運營的一個關鍵!因為,食客盈門不一定盈利!
用“勾魂湯”招徠客人,那么,還應該準備一碗“長壽湯”來實現餐廳的盈利。下面就談談餐廳的贏利模式。
人們去餐廳消費,有三個方面的需求,第一個是滿足口舌之欲,第二個是社交需求,比如商務宴會、情侶聚餐等等,第三個是追求營養。第一個需求最具有促成消費作用,所以以“勾魂湯”招徠客人十分關鍵。社交需求和營養食補是餐廳贏利的關鍵所在,具有巨大的附加值空間,從而提供利潤空間。做法分別是:營造良好的用餐環境;提供特色食補產品。
近年來隨著餐飲業的發展,餐廳環境營造風格越來越豐富。有的餐廳環境溫馨高雅、悠閑浪漫,有的則絢麗玲瓏、富麗堂皇,還有的追求地方風情,比如少數民族特色的,比如歐洲西式風情的,用餐環境、店名菜名都韻味無窮,設計精致。在其中享用美食,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則深味其中的人文風情,實現更全面的享受。其中不少特色餐廳甚至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征,比如北京的紫云軒和上海的雍福會。紫云軒的環境呈現出現代簡約風格,裝修頗具匠心,如高掛的鳥籠,直沖天花板的椅背等等,創意獨到,又深具中國味道。菜名也十分別致,如“那一年秋天的落葉烤茄子”、“田園鄉村”、“只是白蘑菇”、“水果和酸奶的故事”等。經過多年經營,紫云軒已成為北京著名的高級餐廳,往來食客無不是城中名人,明星名流。上海雍福會則營造成一個高級私人會所,隱身于偏僻的永福路上,兩旁古木參天,舊宅古院中復興了上海久違的“奢侈的、浪漫的、神秘的、傳說中的東方情調”,這里的客人更是非同一般。
推出“長壽湯”是實現餐廳盈利的另一個手段,相對于營造獨特環境的方式,更經濟,見效快。
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吃東西是人們獲得營養最重要的途徑。同時健康是無價的,既享受美食又能強身健體,何樂而不為,這就是“長壽湯”的意義。不僅吃飽喝足,更吃好喝好身體好,自然就是最好的生活享受了。
回到剛才說的“佛跳墻”,這就是一道完美的菜品。正宗的“佛跳墻”主料就包括十種食材:魚翅、鮑魚、瑤柱、刺參、鱉裙、魚高肚、魚唇、蹄筋、鴿蛋、花菇等。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山上長的山珍海味都包括在內,另外配料就有幾十種。制作一壇“佛跳墻”大致需要兩三天時間,單是在火上煨制的時間就要求達到8小時。食材珍貴,味道醇正,能明目養顏、活血舒筋、滋陰補身,是大補的營養極品。因此,賣上千元天價也是合情合理。
通過“賣健康”,是實現餐廳盈利的上上之選。
擅用口碑管理
毛澤東曾經的一句詩“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火了武漢的“武昌魚”。可以說,餐飲業也是一個需要營銷和傳播的行業。當然,善于營銷傳播的餐飲企業也是異彩紛呈,大的有如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洋快餐。本土最成功的餐飲營銷之一的就是全聚德烤鴨了,一句“不到萬里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實實在在地切中了游客的要害,也成就了一個著名的餐飲品牌。
對于一家餐廳而言,營銷管理也非常重要。詳細說來,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要懂得口碑管理。現在網絡發達,有很多供食客品評餐廳的網站,這些網站又是食客獲得餐廳信息的重要渠道。做好管理,適當適時地發布正面積極評價,引導食客就餐,是一項必要的口碑管理工作。
第二個方面是“免費贈送”開胃故事,也就是餐廳的品牌故事。再以“佛跳墻”為例,對于不了解“佛跳墻”淵源的食客來說,故事會成為高價格的巨大支持,因此這個故事非常之重要。說起“佛跳墻”的淵源,不同的餐廳就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佛跳墻”是要飯的乞丐發明的。乞丐拎著破瓦罐沿街乞討,把飯鋪里各種殘羹剩飯全集在一起。有一天,一位酒肆老板出門,偶然聞到一縷奇香,循香找去發現竟然是瓦罐中剩酒和各種剩菜倒在一起發出的香味。這位老板受到啟發,回店用各種原料雜燴于一甕,配之以酒,創造了“佛跳墻”。另一種說法是:“‘佛跳墻’創于光緒丙子年,一位福州的官員宴請當時的布政使周蓮。這位官員的內眷是位烹調高手,她以雞鴨、豬肉同入紹興酒壇內煨制,上桌后香氣撲鼻。周蓮品嘗贊不絕口,命家廚鄭春發仿制。鄭春發求教于官員內眷,回來改造原料,多用海鮮少用肉,起名為‘壇燒八寶’。”后來改叫“福壽全”,再后來才叫“佛跳墻”。緣自“此菜啟壇后濃香四溢,剛巧隔墻有寺,香氣使隔墻和尚垂涎欲滴,于是不顧一切清規戒律,越墻而入,請求入席。”顯然,后一種說法比前一種說法高明許多,不僅說法開胃,而且用名貴陪襯,美食的身價也高出許多。
上面說的三點,就是餐飲營銷的三個根本原則。“勾魂湯”加上“長壽湯”,配以開胃的故事,自然讓人口水連連,“牽腸掛肚”。開餐廳不僅要食客盈門,還要讓食客的金銀細軟裝滿盆缽,讓人大飽口福,就能實現餐廳的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