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此聲明一點,本人是一個書蟲,常常會在書店泡上一個下午或幾個小時,而且購書在同事中也是“小有名氣”。在逛書店之中,我也漸漸領悟到這是一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營銷From EMKT.com.cn故事,現在一一娓娓道來,以饗營銷同仁。
兩間書店—萬卷書店、山海書店,兩家書店都是位于樂從鎮鎮面,兩家書店相隔不過100米。從兩家書店的名字看去,都是與書籍有關的名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看不出來有什么區別。但從我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雖然兩家書店相距很近,我卻偏偏喜歡去萬卷書店,為什么,請聽我講。
第一點:市場需求。
任何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都是以市場的需求為基礎的。順德樂從鎮是我國著名的商業貿易集散地,擁有著名的家具、鋼材、塑料三大專業市場。樂從家具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家具銷售中心,樂從鋼鐵市場是全國最大的鋼鐵交易中心,是集鋼材銷售、深加工、倉儲和物流于一體的大型鋼鐵貿易專業市場,也是國內外鋼材產品的集散地。樂從塑料市場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塑料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塑料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因此,書店中的書籍必須要跟貼這三大貿易市場需求,銷售有關鋼鐵、家具、塑料的書籍。在山海書店中,這部分書籍零零散散,始終不成規模。而在萬卷書店中,特別開辟一個經營專柜:鋼材、家具、塑料圖書,可想而知,萬卷書店的生意會更加旺一些。
第二點:櫥窗產品。
店鋪櫥窗是展示產品的窗口,是傳遞新貨上市、詮釋推廣主題的重要渠道。尤其針對服裝市場,櫥窗設計已作為產品促銷一個非常有力的“武器”,開始在終端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人說“讓顧客的眼睛在店面櫥窗多停留5秒鐘,就獲得了比競爭品牌多一倍的成交機會”。可見,設立櫥窗產品對產品的銷售有較大的幫助。在萬卷書店中,特別在入口處的設立一個櫥窗,擺放的書籍都是緊緊貼近當下熱點話題。在08年3月份臺灣大選的時候,櫥窗上的書籍為《馬英九傳》、《臺灣變局:民進黨與國民黨的政權爭戰》。在美國大選的時候,櫥窗上擺放的書籍是《改變美國的奧巴馬》、《巴拉克•奧巴馬》、《奧巴馬:他將改變美國》。昨天我去了書店逛了一下,上面的書籍是有關金融危機的圖書,比如《經濟大蕭條》、《郎咸平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索羅斯帶你走出金融危機》等,別小看了這些櫥窗產品,他們是最先吸引讀者的眼球,一般人逛書店的時候,許多是無目的的,他們往往會關注最熱點的話題,如果有相關的書籍,免不了翻一翻,看一看,翻看之后,便會掏腰包買下來。而在山海書店中,你無法在一個地方找到當下最流行的話題讀物,如果想找的話,只能自己去分類查找,無疑耽誤了顧客的時間與精力。